她是“风箱”中的玫瑰,“键盘”上的精灵
2025-08-14 09:4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波  
1
听新闻

  真正将她的名字曹恒琴,与圈内圈外人们传说中和我印象中那位女神手风琴级演奏家对上号,是在一次又一次老省歌艺术家们聚会的晚宴上。

  每场聚会,召集人都会特别强调一句,除了张三李四,曹老师和她的手风琴也会来。

  记不清有多少场,也淡忘了谁谁谁请的客,反正我们这群老省歌人,召之即来,来之能吃能喝,能唱能说。聚到哪里,哪里就很快喧腾,就欢歌,就炸锅。

  曹恒琴就这样,每次聚会都会出现在人群里,人们越来越越觉着她不可小觑,不可或缺。她与这一群老省歌歌唱家们齐名,比肩,同乐,共享着恋旧与共情,歌唱与狂欢。

  最初,我对曹老师在我听闻中的比对和想象,尊重与崇敬,源于我在省歌供职年代的那位老领导,那位省内外享有盛名,且才情俱佳的作曲家,音乐家,曾任江苏省歌舞剧院副院长薛彪先生。

  我从调进省歌与离开省歌,与薛院长有过多次记忆深刻的交集和合作。他书写在五线谱上,以及那一段段朗朗上口,脉脉含情的音符旋律,一首首江南神韵,曲风独特的歌曲,乐曲,至今还跳跃出我们的哼鸣中,浸润在我们的歌喉中。

  我们也知道,薛院长的艺术光环和音乐成就身后,还有一位金屋藏娇,功不可没的贤内助曹恒琴。不难想象,薛彪先生的许多部音乐作品问世前,最初那一瞬间的“灵光闪现”,都会从她钢琴或手风琴黑白键盘上流淌、雀跃、交织和翻腾过。她灵动的指尖,她起伏的身躯,她开合的风箱,她默契的诠释,或许正是薛彪创作的源泉,下笔的自信和激荡的必然。他和她的一生,其实是在共渡着一场缠绵悱恻的“琴瑟”,又是一对温情如诗的灵魂伴侣。

  明眼人早就瞥见,曹恒琴的名字里,半遮半掩藏着她对音乐持之以恒的爱恋和对生活永不褪色的执念。

  一个“琴”字,又注定了她与“琴键”,与“指尖”,与“风箱”与“黑白”的情缘和宿命。

  在人群中,我所看到和结识到的曹恒琴,已经尽其所能,将自己所有喜怒哀乐的人生阅历和沧桑,连同她那一头略显稀疏的银发,用她那顶精巧的八角小帽,不露声色,又巧夺天工般地呵护住。

  每场聚会,即便人们都在忙于彼此寒暄和举杯换盏中,她曹恒琴都能保持着自己独有的那份矜持和内敛,又让满脸始终传递着那甜甜的笑靥,柔柔的善良。

  她还会极其精准地掌控每一场聚会的“熔点”与“火候”,选择一个“酒过三旬”的档口,悄然背起她每次都随身带来的那只琴,鼓起风箱,拉起一段“琶音”或“索罗”。有时,索性故意“炫技”的拉起那首经典的手风琴独奏曲《小杜鹃》,让全桌人幡然醒悟,如梦初醒,立刻群情高涨,立刻切换到酒歌,赛歌,飙歌频道,点醒聚会主题,拉升怀旧高潮。

  这个时候,她看似配角儿,像在伴奏,其实,她已经成为全场的主角儿。她的琴声,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管惟俊重新唱起的成名曲《草原之夜》,比翼双飞,如影随形,相濡以沫。她用她纤细柔美的手指,描述着草原唯美的夜色,静谧的情色,映衬着男高音华丽的音色。

  此时此刻,你可以惊艳地看到,曹恒琴的手指,风箱与身体,与每一位歌者一道在积极呼吸,在全情投入,在专注倾述,在轰然炸裂。

  在她将手风琴皮带套上自己肩膀的那一刻,她会迅速调整好自己的优雅的坐姿,活像一位即将启程的“挑夫”,双肩挎着两副键盘,夹着一叠褶皱。舒展开合,她怀里拥着的那只琴,像是她敞开的胸怀,解开的胸襟,掏出的心房······

  随着左手的键钮和右手的键盘,在丝滑跃动,随着风琴的皱褶一页页被拉伸,开合。听不见喘息的风箱,鼓动起一串串奇妙的和谐,像是人们的那片肺叶在涌动,激活起风箱中那一组组灵动的“簧片”,在肩臂耸动之间,在手指起落之间,在皮带伸缩之间,曹恒琴的那只琴,能魔术般随意沉浸于歌唱家陈文生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绝美意境中,转而又与那对伉俪歌唱家陈小平,杨慧荣一道,深情讲述《毛主席派人来》的那段幸福往事,与女高音歌唱家尤丽华一起,分享《杨柳青》的那份乡村即景。随后,很快能引领着张春玲,王燕燕,许蓉,萧红,陈敏异口同声唱着歌,在那个阳光的《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当全场情绪渐渐被曹恒琴和她的手风琴推向高潮时,她会站立起身,最大开合度地拉起风箱,像是想用她娇嫩的臂膀,全力掀起长江的波涛和浪花,示意女高音范秋华和全桌歌唱家一道,领唱,合唱那首如排山倒海般壮观激烈的《长江之歌》。

  如此说来,我对曹恒琴的一点初浅认识,源于老友聚会也止于老友聚会,但也不耽误我对她的欣赏和仰慕。

  我年轻时,就曾有过去勤学苦练手风琴,尽快达到自弹自唱的功底和水准的美好愿望,遗憾的是,始终未能如愿。

  年近古稀,这一愿望又曾蠢蠢欲动过,也当面向曹老师表达过,哪天能否拜她为师,圆我此梦。曹老师当即欣然允诺,只是各忙各的,恐将难能实现。

  我之前偏爱过的手风琴的随性和张力,以及对它产生过的所有文学意向,连同它那种在任何场合下,信手拈来,信马由缰的洒脱和多重风格的演绎方式,都能在曹恒琴的演奏状态和风韵里看到和感受到。由此,也算是一种愉悦的满足和欣然。

  从认识她那天起,我就冲动着想过要写写她。

  也读过几篇写她的文字,觉着自愧弗如,每每拿起的笔,又会生生放下。总觉着自己对她还了解得还不够,认识得还不足,功力还欠缺点什么。

  这些天,被她发来的一组在京城演出的图片和视频又一次触动,激发到了。

  我觉着我好像被她又“磕”到了哪里,“碰”到了哪个“触角”。

  在我所擅长的文学描述里,在我惯常的文学视角里,我把她看成是“风箱”中的一朵玫瑰,那里透着她的坚韧和优雅。

  在她随时随地,说来就来,即刻能调动起的演奏情绪和状态里,我和她所有的合作者,她的观众一样,觉出了她边拉边唱时的光彩和魅力,觉出她像极了琴键上那只动人的天鹅。觉出她用她风琴中涌动出的美妙旋律,撩拨起别人的人生乐章,惊动了艺术家们的异样赞叹,对抗着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爱与哀愁,温润了音乐爱好者们追求和向往的心房,也营造出自然生活中“第五个季节”,那就是“热爱”能超越常规的四季,“创新”能持续艺术的“恒美”,“勤奋”能让时间悄然失宠,“琴瑟”能让人生变得雍容高贵,“音乐”能缝补人们的忧伤和烦忧,“阳光”能拯救老者们斗志昂扬的坚毅情怀······

  于我的印象里,这位手风琴演奏家的话不多,尤其在聚会的人群中,她多半会保持着楚楚动人的缄默。

  写到她的时候,我发现,我对她的了解真的不多,不全面,不深入。

  可架不住她的琴会说话,会交流,会煽情,会输出,这就足够了。

  末了,我想说:风琴能翻页,风箱能翻篇,风韵能恒久,风范能芳华。

标签:手风琴;风箱;聚会
责编: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