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卖茶人
□ 王海波
潮州二月的韩江,水面泛着新茶般的粼光。我沿着广济楼前的堤岸踱步,忽见一棵老榕树,气根垂落如帘,树下支着张原木茶桌,茶主人不足50岁,正用酒精炉烧水,蓝色的火苗舔舐着壶底,水汽氤氲升腾,茶香也随之飘散开来。
“喝茶么?”茶主人掀起白瓷盖碗的刹那,凤凰单丛的蜜韵混着江水腥气扑面而来。茶桌旁立着块杉木牌,墨迹已有了些年代:“买茶叶,可坐下来喝茶,不收茶钱。”这般风骨,倒让我想起在老家喝天水茶的光景。
我反正无事,就凑个热闹,也讨杯茶喝,随手挑了两袋茶叶,权当是参与这场茶事的入场券。
茶主人见我买了茶叶,脸上绽出憨厚的笑容,愉快地招呼我坐下。他手法娴熟地摆弄着茶具,洗茶、泡茶,执壶的拇指上结着淡黄茶碱,动作一气呵成,每一个步骤都透着专注。不多时,一杯热气腾腾的茶便递到了我手中,轻抿一口,茶汤在舌尖翻滚,先是微微的苦涩,转瞬被回甘取代,醇厚的茶香在口腔中弥漫开来,顺着喉咙滑下,暖到了心底。
我与茶主人攀谈起来,才知道他在这韩江边卖茶多年,往来过客形形色色,他最爱和人聊聊天,听南来北往的故事。他说,这茶啊,就像生活,有苦有甜,坐下来喝杯茶,歇歇脚,才能品出其中滋味。平日里,他也不图卖多少茶叶,就盼着能和有缘人一起分享这份茶香。
茶愈泡愈浓。茶主人主动加我微信,说“这几种茶的口味都尝一遍,喜欢哪一种,喝完了,告诉我,给你寄”。他坐在那里,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敦厚温和的气质,如同江边生长多年的老榕树,透着日光沉淀的安然。一眼看上去,茶主人就是那种让人放心交往的人,不像有些人,连笑容都是虚假的,看了心生厌恶,暗暗躲避和设防。
我很羡慕这样的日子,好似被岁月温柔摩挲过,连江风也带着几分安闲与悠然。南方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江面上波光粼粼,偶尔有游船缓缓驶过,激起一圈圈涟漪,阳光一照,细碎的光芒跳跃不停,白鹭掠过,翅尖点碎了一江鎏金。这个午后,我在千里之外的熙攘里,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
岸边的行人依旧络绎不绝,有的行色匆匆,有的和我一样,被这茶香吸引,停下脚步。茶主人时不时给我续上茶水,我们从茶叶的品种聊到潮州古城的风土人情,从他的日常琐事聊到人生的感悟。他的话语质朴,却满是生活的智慧,那些简单的道理,在这茶香萦绕的氛围里,更加触动人心。
不知不觉,日头西斜,余晖洒在江面上,像是给韩江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又像是一条银色的丝带,轻轻缠绕在古城的腰间。我起身告辞,手中拎着那两袋茶叶,心中满是不舍。这场在韩江边的茶遇,没有华丽的开场,也没有刻意的安排,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韩江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梭罗所说的“简单生活”的真谛——不在于远离尘嚣,而在于在喧嚣中保持独属于自己的那份淡定。
或许,生活中的美好,就藏在不经意的瞬间。韩江边的茶香,悠悠飞散,润泽心田,使人回味不已。归途经过广济桥,发现石栏杆上不知谁放了一盏小茶壶,壶嘴正对着韩江。想来这韩江两岸,处处都是不成文的茶约。茶主人说有闲来喝茶,原是潮州人最郑重的邀请。
我记住了韩江边一个叫礼泉的卖茶人,平淡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