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天山情·新疆书法10家作品交流展”开幕式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举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原主席、新疆自治区书协原主席赵彦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刘绍刚,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法院 院长李啸,西泠印社社员、《美术报》书法周刊部主任蔡树农,《书法》杂志副主编杨勇,中国书协理事、西泠印社社员、新疆自治区书协主席张鸿林,新疆自治区书协副主席刘建新、马亚飞、陈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书协副主席王怡平、周强、张高鹏、武金海。出席开幕式的无锡市领导及嘉宾有无锡市第十四届政协主席、无锡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敏炜,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张叶飞,原无锡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柳江南,原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吴峰枫,书画家、文化学者严克勤,无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建,无锡市档案史志馆党组书记、馆长张曙峰,无锡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曦以及无锡徽州商会会长李江峰、无锡市诗词协会名誉会长袁宗翰、无锡书法家程伟、郁枫、耿明霞、顾大可、蒋震宇、夏俊、庞现军、周建明、顾志杰、严春亚、萧惠、吴永明等百余人出席。杨建、张鸿林、张高鹏、李啸、赵彦良分别致词,赵彦良、刘绍刚、张叶飞、柳江南、吴峰枫为展览揭幕,无锡市书协主席孙璘主持开幕式。
江苏无锡与新疆的交流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有大量的江苏包括无锡的人士从江南水乡来到大美新疆,支援建设边疆,带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也为新疆书法带来的清新细腻的“太湖之风”,与新疆书坛本有的包容大气、自然质朴一起形成了大漠雄风的书风,丰富和活跃了新疆当代书法创作。
本次展览是继1999年新疆书法四人展(赵彦良、席时珞、翁伯祥、于小山)首次在无锡举办展览后,时隔25年的又一次新疆书法群体代表性书法家在无锡的集中亮相,既是江苏及无锡书协支持新疆书法事业发展,也是新时代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一次具体而有益的实践。
本次展览的10位书法家分别来是新疆自治区书协张鸿林、张沧、刘建新、马亚飞、陈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书协王怡平、周强、熊建军、张高鹏、武金海,成员既有新疆书协的书家,也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书协书家,他们都是当今新疆书坛中青年书法领军人物,整体实力代表了新疆的水平。
展出的60件作品,诸体兼备,各臻其妙。李啸对本次展览呈现的三个特点给予充分肯定:“一是传承经典,气象正大;二是取法多元,气息古雅;三是技法精到,气韵生动。”无论正书还是行草,都写的很鲜活,展现出当下新疆书法注重传承传统、不断创作实践的艺术追求。
“太湖风是柔和的,洋溢温情;天山情是奔放的,充满豪情”。此次展览不仅助推新疆当代书法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更构建了一个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两地书法艺术的深度对话和有益切磋,激发两地书法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进一步推动两地书法艺术创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本次交流展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新疆自治区书法家协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书法家协会、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无锡市书法家协会承办。展期持续至26日。
延伸阅读:无锡市书协主席孙璘为本次展览所作前言
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般令人神往的自然风光,还有高昌墓砖、吐鲁番文书、楼兰简牍及残纸、西域寺院抄写经书等历史悠久的大量书法遗存,其与敦煌遗书一脉相承。因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这些发掘出土的书法墨迹得以留存至今,为后世学习书法留下了珍贵范本。它们既是研究古代新疆地区历史的文字实物资料,也是探寻新疆汉字书法发展史的重要依据。历史的传承与丰富的遗存夯实了新疆的传统书法底蕴。自汉朝以来,履迹新疆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疆书法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作品创作不断繁荣,佳作迭出。
此次天山情——新疆书法10家作品交流展,展出新疆自治区书协张鸿林、张沧、刘建新、马亚飞、陈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书协王怡平、周强、熊建军、张高鹏、武金海10位书法家新近创作的作品60件。作品涵盖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诸体兼备,各具特色,各臻其妙。新疆自治区书协与生产建设兵团书协各为独立书法团体,而会员有所交叉,体现了兵地融合的发展特色。展览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新时代新疆书坛人才辈出的新气象、创作活跃的新态势,使观众得以深入了解新疆书法的创作状态和创作追求。
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书法艺术展示,更是一座西北边陲与江南地区书法家之间艺术交流的桥梁。25年前,在时任锡山市委常委、伊犁州政府副秘书长吴峰枫的策划组织下,赵彦良、席时珞、于小山及翁伯祥(已故)四位书法家首度在无锡举办展览,开启了两地书法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崇尚经典、传承经典固然是学书之道的不二法门,但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深刻影响着书法家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取向。通过不同地区书家的互动,可有效促进地域文化艺术的交融互鉴,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新的动力。此次展览将新疆地区10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作品引入无锡,不仅助推新疆当代书法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更构建了一个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两地书法艺术的深度对话和有益切磋,激发两地书法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进一步推动两地艺术创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太湖风是柔和的,洋溢温情;天山情是奔放的,充满豪情。我们期待通过更多书法作品展示交流,促使两地书法家在地域文化的差异中不断汲取新的养分,进而推动两地书法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