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摄政”与“托孤之臣”“顾命大臣”(八)
2024-04-22 08:2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八.徐羡之、傅亮、檀道济、谢晦:南朝刘宋“顾命大臣”竟成“夺命大臣”

  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称帝,建立刘宋王朝,史称“宋武帝”,历史上的“南北朝”之“南朝”由刘裕当皇帝开始。

  刘裕是古彭城县绥舆里(今徐州丰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汉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于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420年)六月,接受司马德文“禅让”而称帝,但前后也只当了3年皇帝就驾崩了。

  (一)刘裕传位太子刘义符,为皇帝钦点四名顾命大臣。

  据《宋书•武帝本纪下》记载,永初三年(422年)五月,“帝疾甚”,刘裕病情严重,紧急派人召见太子刘义符(即后来的宋少帝)前来身边,亲为书写手诏,其中有一段著名的话,对如何处理皇室与外戚关系有着革命性意义:“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杜绝母后“垂簾听政”现象再次出现,由宰相辅佐年幼皇帝。

  刘裕谆谆告诫刘义符:“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不言而喻,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四人已被同时作为“顾命大臣”了。《宋书•徐羡之列传》也记载:刘裕“宫车晏驾”即驾崩于西殿,享年59岁,当时,徐羡之“与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同被顾命”。这四人要“顾命”辅佐的皇帝刘义符,是年17岁。

  我们据《宋书•少帝本纪》记载来推算,宋武帝刘裕于晋义熙二年(406年)43岁时才有了第一个儿子刘义符,因为得子较晚,所以他对这个儿子是十分宝贝,寄予厚望。据说刘义符长到十岁时,就“有旅力,善骑射,解音律”,不仅力气大,超出常人,而且骑马射箭都很娴熟精通,具有竞技与音乐艺术方面的天赋。刘裕代晋建宋后,将刘义符立为皇太子,使他自然成为皇位继承人。

  刘义符当上皇帝后,遵照父亲遗嘱,以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及傅亮三人直接在朝廷辅政顾命,檀道济作为南兖州刺史和镇北将军,在前线捍卫国家安全。

  第二年即公元423年春正月,刘义符大赦天下,改元“景平”。到了七月,下诏尊他的生母“张夫人”为皇太后。

  (二)皇帝只因“多过失”,顾命大臣发动宫廷政变。

  好景不长,到了景平二年(424年)的四、五月份,贵为皇帝的刘义符因为“居处所为多过失”,犯了许多皇帝不该犯的、有严重失德的错误。加之北魏不断向南朝进犯,刘宋国土丧失严重,南北朝的分界线重退回到淮河一线,顾命大臣徐羡之、傅亮、檀道济、谢晦四人深感责任重大,他们遇到了一个扶不起的皇帝,于是决定联手废了这位皇帝,重扶一位皇帝上马。

  刘义符是刘裕生前圈定的接班人,是南朝宋的第二位皇帝,按理,17岁当皇帝已经不是“幼主”了,是可以挑起皇帝重任的了,但刘义符可能天生就不是一块当皇帝的料,天生就是一个品性顽劣的贱坯子,就连他的生母、皇太后“张夫人”都感到失望。

  顾命大臣们主意已定,下一步就是要设法捉拿住“有旅力”的皇帝刘义符。

  景平二年的四月,徐羡之等以南兖州刺史檀道济是先朝旧将,握有重兵,威服殿省,乃召檀道济和江州刺史王弘,让他们以吊唁皇帝为名,进京入朝。到了五月,檀、王两路人马皆至京城建康,徐羡之将皇帝刘义符的许多不端行为向二位进行了通报,准备发动政变,废掉刘义符,另立刘裕的第三个儿子、时任宜都王的刘义隆当皇帝。檀、王二人欣然同意。一场宫廷政变预谋开始在暗中积极筹划,对此,一心只知道顽皮享乐、不思进取、无心国政的皇帝刘义符还完全蒙在鼓里。

  于是,谢晦以领军府房屋破败为由,悉令家人出外居住,仅聚将士于府内,随时待命。他又做通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的思想作,让他们二人作为内应。因为大家都觉得刘义符德不配位,如果让他继续当皇帝,刚刚建立的刘宋政权很有可能被断送掉。

  因为夜晚要行动,檀道济就住在领军府,与谢晦同宿一屋,两人也好在一起商量商量、壮壮胆子,毕竟这是要去捉拿皇帝呀,并且这个年轻的皇帝也很有力气与功夫,并不好制服。

  这一夜,谢晦是“悚动不得眠”,心惊胆颤,根本无法入眠。再看檀道济,他是武人出生,杀人是常事,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就寢便熟”,头靠枕头就鼾声大作起来。由此,谢晦对檀道济遇大事有静气的大将风度和城府之深很是敬佩,不得不服。

  第二天凌晨,“擒皇”行动开始,檀道济、谢晦领兵居前,徐羡之等紧随其后,从东掖门进入云龙门,向皇帝刘义符经常寻欢作乐的华林园进发。由于事先买通了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他们又与负责皇帝休息安全的警卫人员都打好了招呼,“擒皇”特别行动小组行进顺畅,没有遇到任何抵御力量,很快接近刘义符的住处。身为皇帝的刘义符已成瓫中之鳖,被顾命大臣们活捉,已是眼前事了。

  (三)皇家禁苑华林园,刘义符美梦噩梦地。

  再说刘义符经常出没的华林园,是东吴、东晋和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御花园,始建于三国孙吴时期,当时称为“苑城”,位于孙吴皇宫太初宫的东面和北面,是东吴的皇家花园和皇宫卫队营地。晋元帝司马睿东晋政权定都建康后,曾对苑城进行了修缮和建;到了公元330年,晋成帝司马衍曾模仿洛阳的华林园,修建了景阳山、天渊池、华光殿等景点,将“苑城”更名为“华林园”,以表思念洛阳故都之情。

  到了公元396年,东晋孝武帝司马矅又在华林园疏浚水池,叠石堆土为山,极力创造“有若自然”、富于山情野趣的山林环境,并增修清暑殿、延贤堂等高檐飞甍建筑,使华林园彻底成为朝廷皇家宴饮游乐和居处朝见的理想场所。与此同时,当时还在玄武湖周边兴建有上林苑、乐游苑等园林,华林园的位置大约在今玄武湖以南的国民政府考试院一带,与玄武湖水域相通是无疑的了。

  刘义符当上皇帝后,不思国政,不恤民情,把华林园当作寻欢作乐、纵情放荡的声色犬马场所。为了寻求更多刺激,身为皇帝的他竟然玩起了“列肆”即在华林园里“摆地摊”“开商铺”的游戏,他“亲自酤卖”,吆喝买卖,让身边的人扮成顾客来购物,还要讨价还价,以此取乐。作为皇帝的刘义符虽然后来死得很惨很早,但也可谓是“沉浸式”表演样式的最早倡导者和践行者了。

  刘义符还不惜动用民力,“开渎聚土”,模仿位于今天丹阳境内、当时能够沟通太湖与京城建业水上粮食运输通道的“破冈埭”(又称“破墩”“破墩渎”),动用大量民力来开挖水面,与身边的人在水中“引船唱呼,以为欢乐”。看来这位17岁的皇帝,心智还没有完全健全,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不务正业、毫无执政理念、毫无权力意识的“玩角”。

  这天傍晚,刘义符又带着身边的人去“天渊池”乘龙舟游玩了。玩累了,晚上就索性在龙舟上过夜。他自以为是在过着随心所欲的潇洒生活,却不知他的人生末日已经悄悄来临,因为就在这天晚上,他的顾命大臣们真的要来“顾命”了。他们双方虽为君臣关系,但却成了猫和老鼠的关系,因为双方一方是在明里,一方是在暗处;一方是有备而来,一方是毫无察觉;一方是全副武装,一方是赤手空拳;一方是人多势众,一方是孤家寡人。双方孰胜孰负,早已定局。

  第二天凌晨天麻麻亮的时候,“擒皇”特别行动小组已经悄悄靠近天渊池。将士们快速登上龙舟,三下五除二,杀死了刘义符两名贴身侍卫。刘义符从美梦中惊醒,发现凶情,想奋力反抗,但已经来不及了,噩梦已经降临,在抵挡中,手指被士兵砍伤,鲜血直流,只好束手就擒。

  由于刘义符还是皇帝身份,士兵要的是活口,所以就将刘义符从龙舟中扶出,押送到皇宫东阁,群臣只是礼节性地向他拜辞。徐羡之收回了皇帝专用的玉玺绂带,没收了象征皇帝权仗的“神器”。同时由徐羡之代为宣读“皇太后令”,宣布将刘义符废为营阳王。刘义符又被暂时被押送到原来的太子东宫软禁了起来。

  是日,皇太后下令奉还玺绂,暂由皇太后保管。檀道济奉命“入守朝堂”。众大臣一致拥护宜都王刘义隆为皇帝,这就是后来的宋文帝。七月,由傅亮帅行台百官奉法驾,前往江陵(今湖北荆州)迎接刘义隆。八月,刘义隆乘法驾回銮建康,入皇宫,御太极前殿。大赦天下,改元“元嘉”。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在顾命大臣发起的宫廷政变中,被扶上了金銮殿。

  (四)刘义符“过恶”滔天又昭然,“营阳王”昌门毙命。

  再说此时身份已经降为“营阳王”的刘义符,后来很快就被转移押送到吴郡(今苏州)给彻底幽禁了起来。但是到了当年的六月癸丑日,徐羡之又指使中书舍人邢安泰,在吴郡的金昌亭(今苏州阊门内)将刘义符杀害。当杀手来加害时,因为刘义符本来就有勇力,加之有了提防,杀手并没有能够将他制服得逞。“王多力,突走出昌门,追者以门关踣而弑之”。刘义符拼命抵抗反击,打斗挣脱后,快速向昌门(阊门)方向逃命,但最后还是被追杀的人用抛出去的门闩将他击中踣倒,追赶上来的杀手迅即上前,将其毙命。刘义符被夺命,时年19岁,史称“宋少帝”。其在位时间前后3年左右。

  刘义符为什么会被“顾命”大臣们“夺命”?其“过恶”罪行,我们可通过徐羡之代为宣读的“皇太后令”中“数帝过恶”得以知晓。“皇太后令”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一是表达对刘义符难当重任的失望。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不幸驾鹤归天,作为太子的刘义符即位,本应继承先帝未尽事业,去带领国人创造美好生活,但他却做出许多悖逆之事,令人难以置信,令朝野大失所望。其文若曰:“王室不造,天祸未悔,先帝创业弗永,弃世登遐。刘义符长嗣,属当天位,不谓穷凶极悖,一至于此。”因其德行不修,还“穷凶极悖”,必须把他从皇帝宝座上拉下。

  二是刘义符的失德“过恶”,主要有四点:

  (1)在老皇帝刘裕刚去世“服丧”期间,刘义符不仅没有丝毫悲哀思念之情,反而比平时更加开心高兴,言语间、神态上都流露出喜庆心情;吃的是美味佳肴、水陆八珍,比往常档次高多了;同时还召集俳优伶人来到乐府,唱歌跳舞,管弦弹奏之声不绝于耳。其文若曰:“大行在殡,宇内哀惶,幸灾肆于悖词,喜容表于在慽。至乃征召乐府,鸠集伶官,优倡管弦,靡不备奏,珍羞甘膳,有加平日。”

  (2)不分等级,生活淫乱,与宫女私通生子,毫无害羞自责之感。尤其是在“太皇太后”孝懿萧皇后(宋武帝刘裕继母)于景平元年(423年)以81岁高龄去世时,作为孙子辈的皇帝,刘义符在为“懿后”出殡时,竟然还歌声不断,嬉戏说笑。其文若曰:“採择媵御,产子就宫,靦(miǎn)然无作,丑声四达。及懿后崩背,重加天罚,亲与左右执绋歌呼,推排梓宫,抃掌笑谑,殿省备闻。”

  (3)日夜与群小厮混嬉戏,无君臣男女之礼仪大防;喜欢做低贱庸俗之事,任意兴建或毁坏土木程,致使国库空虚,民生维艰,民怨四起。其文若曰:“复日夜媟狎,群小慢戏,兴造千计,费用万端,帑藏空虚,人力殚尽”“穿池筑观,朝成暮毁,征发匠,疲极兆民”“居帝王之位,好皂隶之役,处万乘之尊,悦厮养之事”。

  (4)滥用刑法和处罚手段,致使国中罪犯增多,牢狱四起,民怨沸腾;有时还亲自挥鞭来扑打犯人,有时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殴打无辜,以此取乐,严重败坏皇家名声,损坏皇帝形象。其文若曰:“刑罚苛虐,幽囚日增”“亲执鞭扑,殴击无辜,以为笑乐”。

  三是刘义符的“不君”与“过恶”行为,已经到了人神共怒、社稷江山将倾的危险地步。因此,按照西汉第九位皇帝刘贺被废为“昌邑王”即“海昏侯”、东晋废帝司马奕被贬为“海西公”的故事,将刘义符废为“营阳王”。其文若曰:“远近叹嗟,人神怨怒,社稷将坠,岂可复嗣守洪业,君临万邦?今废为营阳王,一依汉昌邑、晋海西故事。”

  四是任命镇西将军、宜都王刘义隆为皇帝。其文称刘义隆是“仁明孝悌,著自幼辰。德业冲粹,诚心明允”“宜纂洪统,光临亿兆”。皇太后称自己是“未亡人”,遇到刘义符这样不争气的皇帝,给国家带来这么多灾难,她感到自己也是“虽存若殒”,感觉生命好像已经到了终点,所以她希望“主者详依典故,以时奉迎”刘义隆来到京师,主政朝廷当皇帝。

  正是因为有了“皇太后令”,所以,徐羡之等“顾命大臣”的“夺命”行为似乎有了合法性,刘义隆的登基才合规,皇家的威严脸面似乎得到了保护。

  (五)“弑君”风气不可长,刘义隆恩将仇报杀“顾命”。

  刘义隆登基后,大赦天下,对拥护自己当皇帝的文武百官加官进爵,每人赐位二等。作为前皇帝刘义符的顾命大臣,司空、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徐羡之被进位司徒,中书监、护军将军傅亮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抚军将军、荆州刺史谢晦进号卫将军。据《宋书•文帝本纪》记载,一直到了元嘉二年(425年)春正月,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才“奉表归政”,刘义隆开始“亲览”主政了。

  但是到了元嘉三年春正月,皇帝刘义隆下诏,开始对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的弑君之罪进行清算了。诏书指出:“逆臣之衅,彰暴遐迩,君子悲情,义徒思奋,家仇国耻,可得而雪”。徐、傅二人因在京城,“有罪伏诛”,即以杀害皇帝刘义符的“废弑之罪”而被诛。

  徐羡之当时是“入陶灶中自刭死”,他的儿子徐乔之、徐乞奴亦“从诛”。傅亮在逃跑中被活捉,收付廷尉“伏诛”。当时,皇帝刘义隆让中书舍人事先拿上诏书去见傅亮,其中有“以公江陵之诚,当使诸子无恙”,对傅亮亲往江陵迎驾表示感谢,答应不诛连灭杀傅亮的儿女们。

  谢晦因握有重兵,“据上流”,占居荆州江陵的军事优势,为了诛杀谢晦,皇帝刘义隆竟采取各个击破方法,派谢晦最信任的檀道济率兵来捉拿他。谢晦战败,被“槛送京师”处死。

  但是,到了元嘉十三年,檀道济又因功高震主,被加上“因朕寢疾,规肆祸心”之罪,与其子檀植等八人“并于廷尉伏诛”,他的其他三个儿子檀夷、檀邕、檀演同时被诛。

  至此,宋文帝刘义隆可谓为他的前任皇兄刘义符报了“夺命”之仇,使皇家尊严得到了维护。

  作为刘裕第三个儿子的刘义隆,在景平二年即元嘉元年(424年)即位时,年龄亦方18,与刘义符年龄相差仅1岁。刘义符前后只当了3年皇帝,最后死于非命,被臣子弑杀;而刘义隆后来执政时间长达30年,是南朝刘宋政权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由此可见,在封建王朝“世袭制”“家天下”的国体中,嫡长子继承制存在弊端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谁来当皇帝,最终还要靠“德”与“能”来赢得民心军心,赢得朝野士庶拥戴,赢得江山坐稳。但是,枉加罪名,兔死狗烹,皇尊至上,动辄诛连,又何尝不是刘义隆驭臣术的体现呢。(未完待续)

  束有春 2024年4月22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刘义符;皇帝;顾命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