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江南 品味古镇|朱家角:淀山湖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2024-04-18 22:08:00  作者:张永祎  
1
听新闻


朱家角:淀山湖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 张永祎

  听说火热“出圈”的电视剧《繁花》在朱家角取过景,我们便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这个素有“上海威尼斯”“沪郊好莱坞”之誉的江南古镇。

  朱家角在宋朝只是一个古村落,因为村民以朱姓为主,所以叫朱家村。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因为商业日盛,烟火千家,由村成镇,改村建镇,“有蚌于溪,破蚌得珠”,因而改名珠溪;以后又因珠成街,沿街建阁,又叫珠街阁。据清《珠里小志》记载,到了清嘉庆年间,这里才被改为珠里,俗称角里。“朱家角”这个名字直到清末才出现,原因是有人突发奇想把“朱家村”和“角里”结合在一起,创办了《朱家角报》,因发行比较广泛,深受读者欢迎,“朱家角”一名,这才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开来。

  朱家角是上海市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1991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富饶美丽、民风纯朴。“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正如同济大学著名教授阮仪三所说,“朱家角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上海一宝,也是国家的瑰宝”。千年古镇,光焰四射,就像一颗晶莹耀眼的明珠,粲然镶嵌在淀山湖的山光水色之中……

  婉转缠绵水之味

  在朱家角最为销魂的就是水,这里河港纵横、水网密布,漕港河、朱泖河、淀浦河、淀山湖、太湖等水系,都是古镇生活的基本底色。穿镇而过的漕港河如同一根迎风摇曳的玉带,热情洋溢地蜿蜒在珠溪、井亭之间,形成朱家角最为柔美的曲线。风情万种的温润之水,都是踏着绵长千年的摇橹声而来。当我们看到一只只橹船在涟漪荡漾中掠过水面时,船娘们哼的地方小调和木桨划动发出的吱呀声响以及与河面激荡发出的哗哗水声,就仿佛融为一体,交织成一曲梦里水乡的交响曲,共同倾诉婉转缠绵的水之美。

  沿河驳岸上筑有许多河埠头,朱家角人叫“河滩头”“滩渡”。这些河埠头是水乡古镇人们日常汲水、洗涤、停泊、交易的场所。有凸出石驳岸的“两面河滩”,有凹进石驳岸的“单面河滩”,更有“人从前门进,河滩从屋后出”的“隐身河埠”,尽管现在人们对此使用的频率没有过去高了,但作为与生俱来的水乡符号,依然彰显着那种巧夺天工的完美境界。石驳上的那些各式各样的缆船石,也都一个个被雕刻得神采飞扬。有的被雕成牛角形,具有独占鳌头的意思;有的被凿成宝剑形,意指“宝剑锋从磨砺出”;有的被琢成如意形,希望顺心如意,心想事成;还有的干脆瓶中插戟,意味平升三级;更有笔中加锭,意味必定如意等。这些点缀用心之细,用意之微,用力之精,灵感奔涌,酣畅淋漓,在河水的激荡下,将古镇河岸撩拨得风姿绰约。

  俗话说:“水为茶之伴,茶为水之侣。”“只有好茶、好水的相遇,才是人间最美的味道。”朱家角的水,味道香甜,品质鲜嫩,形态清澈;这里的茶也品种俱全、品质多样,红茶、绿茶、白茶等,应有尽有。也许是过去镇上的人们都喜欢把喝茶作为参加社会活动的主要方式,因此许多茶馆早就应运而生。“茶棚酒肆纷纷话,纷纷尽是买和卖”,喝茶是探得信息的媒介,也是了解市场的渠道,表面上是品香茗,实际上是谈买卖,正所谓“茶客之意不在茶”。

  轻煮岁月,慢品生活,时间没有忘记这份婉转缠绵,朱家角的人至今依然保持这个由来已久的习惯。只要有闲暇,他们都会泡在茶馆里,注一湾水,取一瓢茶,进壶、出汤、入杯、生味,观赏其妙,闻香品尝,在点滴之间享受怦然心动的乐趣和妙不可言的滋味。他们喝的是清闲,喝的是轻松,喝的是潇洒,喝的是滋味,也有人喝的是精神。我们看到一位老人独自倚窗,喝得津津有味,便坐下来,与他攀谈起来。他告诉我们,茶能洗心,水能涤性,茶与水在此碰撞的崇高使命,就是要让人把茶水喝到心里去,能够真正地品出茶道的味外之意。

  听这位老人说,朱家角人把茶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饮茶讲道。朱家角人喝茶的方式也非常讲究,茶具是越古越好,煮水要用陶器瓦罐,燃料采用竹片树枝,沏茶要先点茶头,隔数分钟后,再用开水冲泡。只有经过如此严格的程序,最终出来的茶汤方可清纯甘鲜、淡而有味,能够散发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二是饮茶修道。能找到一起喝茶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共同修道的缘分。“君子之交淡如水,友人之交醇如茶”,三五好友,共沏一壶好茶,畅谈万千人生,何乐而不为?老人家叫服务生给我们加了两个杯子,尽管我们希望重新点茶,但还是挡不住老人家的满腔热情。他说真正的好茶,就应该与知己共赏。如果两人相对,感受的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三人围坐,感受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是饮茶悟道。在老人家看来,一杯茶,一生情,从茶汤中完全可以悟透人生、悟透真谛。他说浅斟慢饮,悠然品茗,寻一种世外淡然的心境,可以将人从忙碌的喧嚣风尘中剥离出去,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在浮浮沉沉、浓浓淡淡、苦苦甜甜、聚聚散散之间,邂逅心的回归、心的歇息、心的享受、心的澡雪、心的启迪。他说,如果能把茶喝到这个份上,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朱家角哪个茶馆,都可以从中找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滋味!

  动人心魄桥之秀

  据《珠里小志》记载,朱家角有36座古桥,包括放生桥、永安桥等。

  “长桥短勺,皆乡之善人捐资修建”。应该说,每座小桥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各不相同的故事,因为长期浸泡在浓郁深厚的角里人文里,不仅源远流长,也意味深长。

  放生桥作为“沪上第一桥”,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全长72米,宽5米,高7.4米,是古镇标志性建筑。因为当年建桥的僧人性潮规定只准在桥下放生鱼鳖,不得撒网捕捞垂钓,而且明确规定每逢农历初一为放生日期,故桥被称为“放生桥”。

  说起性潮为什么要修建放生桥,大体有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一身怀六甲女子摆渡过漕港河时,恰逢风雨大作,渡船倾翻,女子溺水拼尽全力游到岸边,产下婴儿后身亡。这个婴儿被慈门寺僧人抚养成人,皈依佛门,赐法名性潮,意即性命随潮而至。当性潮知道自己身世后,非常感恩母亲。为了不让别人家的母亲再度遭此厄运,他决心四处化缘,集资在漕港河修建桥梁。另一种说法是性潮响应慈门寺住持的号召,四处化缘,行善积德。

  当年性潮主意打定后,马上招兵买马,筹集木材石头,准备动工造桥。但要在宽几十米、水深流急的漕港河上,建造四墩五孔的石拱桥岂是易事?没开工几日,就难以为继,发现不知从何下手,性潮焦急地徘徊岸边,望河兴叹。在《珠里小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慈门寺僧性潮创建放生桥,基址未定,日往河干傍徨。瞻视有丐者五人,笑谓曰:‘师相度桥基耶?芦生最吉。’因抛枣核五枚于河,僧不解所谓。一昔有芦苇五杆,挺然出水,遂大悟,于是定基为五洞。”“抛枣核定基”,其实是探河水的深浅,只有水浅的地方才能迅速长出芦苇。性潮见此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只有在河床水浅处建桥墩,才是最经济且合适的选择。

  这座桥确实为民造福,给当地人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因为多年历风经雨,缺少维修,到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每况愈下,桥面出现裂痕,桥墩已显倾圮。因为此地过河别无他途,许多人还是铤而走险,落水者常有。圆津禅院住持觉铭大师深感责任重大,立刻发起募捐,筹措资金防患未然,经过精益求精的维修,消除了全部隐患,桥体焕然一新。

  放生桥长如带、形如虹,以超凡脱俗的姿态横跨在宽阔的漕港河上。在桥头,上桥的台阶井然有序;在桥尾,下桥的台阶非常开阔;在桥身,龙门石镌有八仙法器,周围有盘龙八条环绕着明珠;在桥顶,四角蹲着四只石狮子,各具神态,栩栩如生。不管是远望之,还是近察之,那种秀美出尘的姿态确实让人有一种抵挡不住的感觉。“长桥架彩虹,往来便市井。日中交易还,斜阳乱人影。”这是清代珠溪诗人邵珍,状写桥上每天人来人往的动人景象。“百尺跨飞虹,江流远向东。水沿沈巷绿,花放井亭红。两郡津梁合,千村巷陌通。行人重回首,高阁起天中。”这是清代朱家角人陆庆臻,书写放生桥的重要位置和突出作用,其中的“花放井亭红”,是指桥栏两边长的五丛百年石榴在石柱缝隙中绽放出红艳的花朵。

 

  市井烟火街之繁

  朱家角在明清时期是一座商业繁华的重镇,先是有棉花布织交易,后又成为大米和食油市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捷,商品贸易繁盛。据《珠里小志》记载,万历年间,朱家角已是江南地区农村所产棉布交易的集散地,商贾云集,往来不绝,曾以“衣被天下”著称江南。明末清初,工商资本率先在上海萌芽,他们纷纷看好朱家角这块“风水宝地”,争先恐后地涌入这片“投资热土”,因而带来百业兴旺、百工发达。“长街三里,店铺千家”“夜市闹为白昼,酒肆茶楼日夜营业,肩挑小贩走街串巷,呼唤之声充耳不息”,一片热闹繁茂的生动景象。

  明清时,东湖街和西湖街习惯上统称瑚谐港。东湖街自陀湾起至西栅桥,人和里居其中,长1公里左右,与西湖街隔河相望。目前童天和药号是东湖街上的百年老店,为宁波的童氏所开设。该店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悠久历史。该店素以药材地道、刀法娴熟、技术高超、精工炮制而久负盛名。现今,童天和药号后场已经布置为老药店文化展览室,陈列着该店的独家秘方和独特器材。

  西湖街位于镇西市,与漕河街相接,直至西市梢接秀桥,长1公里左右,与东湖街隔河相望。在这条街上我们能看到“大清邮局”,它开办于1903年,是清代上海地区13家主要的通邮站之一,也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留存的清朝邮局遗址。在这里,展示了中国邮局历史演变的脉络,还有当年写信寄信的模拟场景,以及珍贵历史信函的原件原稿。我们对门外一个古老的邮筒颇感兴趣。听说现在还在使用,我们便给自己寄了一张明信片,有思古之幽情,更有童年之乐趣。

  在这条街上,还有一座清代庭院的王昶纪念馆。王昶系清乾隆十九年进士、刑部右侍郎,“吴中七子”之一。王昶博学多才,高风亮节,特别是他在丧母“丁忧”三年期间,为家乡人民做了很多实事。整个纪念馆充满浓墨重彩的文化气息。

  朱家角镇上最著名的老街是北大街,街宽三四米,窄处不足2米。这里茶楼酒肆、南北杂货、米行肉铺、糕点小吃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是古镇最老旧的一条街,也是古镇最热闹的一条街。到朱家角如果没有到过北大街,就等于没有来过朱家角;如果不了解北大街,也就等于不了解朱家角。

  东西北街我们都走过了,不知道这里究竟有没有南大街。当地人告诉我们是有的,主要在游船码头那一带,更多是静谧古老的水乡风情。我们并没有因为少人问津而对它有所忽略,反而兴致勃勃地以找到它为乐趣。不看不知道,看了知美妙。在那儿,我们听说了朱家角还走出过小说家陆士谔、御医陈莲舫、报业巨子席裕福以及《申报》创办人史量才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直到这一刻,我们才真正认识到,到人所到也许是众乐乐,到人所不到才是独乐乐。

  曲径通幽弄之趣

  古弄是朱家角的传奇,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弄通弄,弄傍弄,弄接弄,弄连弄,很早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网络式棋盘格局。在古镇,古弄确实就是最安静的地方。穿大街走小巷,再去古弄走走,确实非常有意思。这也就难怪在许多文人笔下,经常会有撑着油纸伞穿着旗袍的女子缓缓走过雨巷古弄的淡雅娴静……

  朱家角的古弄有26条之多,诸如书场弄、财神弄、磨坊弄、美周弄、司弄、席家弄、陆家弄、陈家弄、杀牛弄等。从这些古弄的名称来看,大约可以猜测出它们的成因和种类:有的是以大户人家命名,有的是以建筑命名,有的是以场地命名,有的是以职业命名,有的是以形状命名,有的是以祈福命名……这些古弄直接连系着千家万户,也接通着万水千山,不仅是人们擦肩而过的步行小道,也是他们通向人生大道的必由之路。

  这些古弄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断有续、有明有暗,空间的变化,使得古弄有转折,有收合,有导引,有过渡,充满着神秘感和新奇感。一般的街道都比较平直,但这些古弄,有的直中带曲,看起来挺直的巷弄,走着走着就变曲了;有的曲中带直,稍微转个弯,就变成了笔直的一条线。

  许多江南古镇都有“一线天”的独特构筑,朱家角的“一人弄”,也让我们十分向往。我们主动给自己“加戏”,希望能到那边去走走。导游把我们带到了西湖街西段208弄,全长约30米,阔不足1米。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一人弄”。“一人入弄,万夫莫开;两人入弄,侧身而过;三人入弄,挤出弄外”。既然人家叫“一人弄”,我们也就一人走,每个人都进去走了一个来回。走在里面,没人跟你对话,也不需要跟人对话,只有跟自己的心灵对话,或者跟自己因此而想象的场景对话。沉浸在自己的脚步声里,必须全力收束自己的注意力,聚精会神地专注于这种独来独往的独特感觉。许多人难以走出乡愁、走出乡思、走出乡情,就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体验,给他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独特记忆。

 

  时间凝固宅之古

  朱家角全镇古宅建筑有四五百处之多,风火墙、石库门、大院落人家随处可见,也引人入胜。几百年的时光都去哪儿啦?在这些民居里可以找到答案。许多明清建筑,飞檐翘角,黛瓦粉墙,它们静观人世的沧桑变迁,就像是一本本无字的书,让人们从中读出了许多岁月的密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们也有一方房。从纵向来说,这些古宅都是以“进”为单位,当地人称为“埭”;从横向来说,那一个个开间的房屋就叫“落”。根据“进”和“落”的多少,可以将朱家角的民居分为大宅、中宅、小宅三类。

  大宅都是富商之宅和官宦之第,“庭院深深深几许”,都要达到四进五进。历史上许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都乐意在朱家角建园造宅,留下来的主要大宅有席氏厅堂、陆氏世家、陈莲舫故居、仲家厅堂等数十处。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席氏厅堂。它建于16世纪中叶的明代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席氏家族原籍苏州洞庭东山,明嘉靖礼部尚书席永培告老还乡后,因避战乱,迁来珠里,建宅定居。席氏厅堂前后共有五埭厅堂,现仅剩前厅及两个天井。头埭厅堂建筑至今基本完好,高大宽敞,庭柱石墩硕大。两个天井的墙体砖雕,图案优美,雕花之精细,技法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中宅从形式上看与大宅相仿,不同的是进数相对较少,内部结构也更为简单明了,没有大宅那么丰富复杂。现存的潘宅、丈家宅、童氏民宅、杨氏住宅、舒宅、朱氏住宅、龚氏住宅、张宅、吴氏住宅、张氏民宅、沈宅、周氏住宅、仲宅、柳亚子别墅、金宅、王家住宅、诸氏住宅、张氏小宅、吴宅、王氏民宅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柳亚子别墅建于20世纪30年代,坐东朝西,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呈凹字形,围墙高筑,布局精巧,环境幽静,具有清代建筑特点。我们知道,南社创办人柳亚子是吴江黎里镇人,他怎么会在这里有别墅?据说当年是为了方便社员活动而建,在这里,他既可以结交诗友,挥斥方遒,也能与志同道合者密切交往,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舒宅是三开间门面,二进深,二进后有一排小屋。舒家祖上精通木工,所以正厅和厢房的落地长窗拼花和窗棂、门楣上的雕刻,都比较精致。这里清新雅致,独具魅力,保护得比较完整,又是典型的江南清代建筑。近年来,被许多导演看好,曾在此拍摄过《大家族》《上海之恋》《香堂往事》等影视作品。

  普通小宅基本都是木构架砖瓦房,尤以一二层厅堂式住宅居多。沿河沿街,或前店后宅,或上宅下店,尽显别致的水乡风情。

  朱家角的民居为适应江南潮湿多雨的天气,多用采光通风的空间结构,因此,每一进都围绕着天井为中心,周边的房屋有廊、轩、厢、院等。所谓天井就是上以通天、下以接地的通道,整个结构就像“井”字一样,也因此让整个民居变得井井有条。中国传统哲学讲求“天人合一”,但其前提是“天地合一”,这样人在其中才能“顶天立地”。天井不仅是居家人与天交流的空间,也是与地相会的场所,每每于此,迎阳光、承雨露、通和风、接地气,不仅有上下贯通之气,也合阴阳相成之理。朱家角民居对天井格外重视的奥秘玄机,大概就在于此。

  繁花似锦园之精

  朱家角的课植园和珠溪园,一个古老,一个现代;一个宽阔,一个精巧。花木扶疏,相映成趣,亭台楼阁,相得益彰,都是怡情悦性的好地方。

  课植园是镇上最大的私家园林,园名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故园内既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造园主叫马文卿,原籍江西,喝过洋墨水,在清末时也曾捐过有名无实的候补四品道台,但他官瘾不大,对官场也兴趣不浓,反而顺应江南富家造园的时尚潮流,自1912年始,着手构筑起完全属于自己的情怀天地。

  纵观此园屋宇轩昂,蔚为大观,最终还得落脚在“耕九余三堂”的一副嵌字联上:“课经书学千悟万,植稻麦耕九余三。”意思是说,读书学习,学一千能悟一万;种稻种麦,劳作九个月应休息三个月。其实,对此理解还可以进一步延伸,解读出更为丰富的意义:有人说,“学千悟万”是说付出的是“千”,收获的是“万”;“耕九余三”付出的是“九”,收获的是“三”。有人说,“学千悟万”强调的是学思结合,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耕九余三”强调忙九个月闲三个月,寓意做事情、考虑问题都要留有余地。但不管怎么理解,都离不开“课”和“植”这两个字,其用意在于,“既要读好书本,也不能放弃农本”,呼应园名,画龙点睛。

  我们走过珠溪园牌坊,看到的是一个并不大的门楼。透过这个门楼,可以看到小中见大、近中见远的艺术匠心。走进园门,只见一片草坪翠绿,空气清新,花木扶疏,环境幽静,湖水清澄,风光秀丽,美不胜收。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园内原有的三个圩头,被分别设计成春秋冬三处园景:春园春风浩荡,秋园秋月明亮,冬园冬雪静悄。据说当夜幕降临,华灯齐上,五彩斑斓,整个园林会变得更加神秘和浪漫。

 

  雨后春笋馆之多

  朱家角的“馆”多,当然包括饭馆、宾馆、图书馆等,但更多还是那些横空出世的文化展示馆,通过一次次的历史回眸,以及一回回的乡情记忆,各以其胜,引人入胜。对此我们只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但意犹未尽的感觉在心里,还是那样的浓墨重彩。

  当时我们就在想,为什么朱家角会有如此多的文化展示馆?经过现场考察和主动请教,总结起来大概有三点:首先是再现远古文明的需要。经过考古发掘,朱家角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活动,留下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青浦福泉山出土的玉器、陶器都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因此,建立上海远古文化展示馆,不仅可以彰显朱家角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积累,更是为了展现上海昌盛的远古之根。其次是体现古镇特色的需要。在稻米乡情馆里,我们目光所及,到处都是朱家角农村生活和农田劳作的动人场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仿佛是一首首牧歌在希望的田野里唱响。渔人之家展示馆里,满世界都是渔篓、渔叉、渔灯、渔网等的故事,各种各样渔船更新换代,梯次陈列。天井里展出的那条来自古代的渔船,渔舟唱晚,远航归来,好像在此等待着人们对其捕捞收获的赞美。第三是展现艺术魅力的需要。古镇的乡土文化展示馆是由著名电影导演史蜀君担纲策划的,这个展示馆的最大特色,就是充满了电影导演的职业敏感以及对美的执着追求,“用最新的装置理念激活历史遗留”,整个展览到处都有电影语言的娴熟运用,特别是通过声光组合、场景切换等电影手法的巧妙处理,形成强烈的聚焦效应,集中照亮朱家角的历史遗存和文化乡愁。

 

  突然邂逅角之美

  朱家角因水而秀,因水而盛,河流湍急,志在千里,但到了这里却是水路十八弯,包括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等。因为湾比较多,在水路上转角比较多,朱家角的许多生活都出现在各种各样的角落里。

  这里有许许多多的“特色角”,诸如影视角、京剧角、文学角、书画角、健身角、歌唱角、音乐角、舞蹈角等等。它们就像满天繁星散落在古镇的各个角落,从不同的角度来充分展示朱家角的文化,但这种充满现代气息的角文化,就好像电光石火的星星之火,因为众多人比肩继踵的积极加持,已经形成了如火如荼的燎原之势。不断涌现的文化店,琳琅满目的工作室,不落俗套的艺术坊,都代表着许多外来的文艺爱好者和艺术家对朱家角一往情深的青睐,他们喜欢在这里做自己喜欢的事,以富有创造力的热情建立了许多新文化的范本,使得这里到处弥漫着生机与活力,也不断地诞生出奇思妙想……

  推开朱家角春天的大门,我们看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陶醉其中,却忘了来时初衷。我们赶忙到处打听,电视剧《繁花》在何处取景?很多人都说不知道,最终一位年轻人告诉我们,剧中阿宝和玲子撑着伞一起走过的桥,就是朱家角的放生桥。我们终于找到了,原来剧中人物是从这里兴高采烈地走进了《繁花》似锦,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朱家角也一定能够从这里不断走向繁荣昌盛!

  (张永祎,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江南文化学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标签:古镇;江南;厅堂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