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登清凉
2023-05-14 19:2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凌云  
1
听新闻

  白天一场豪雨,一整天无法出门。晚饭后,一看才六点钟出头,决定出去走走。

  虽然下过雨,天色仍然很亮,而且雨后的空气很好,走在浓密的梧桐树下,树叶露水的味道沁人心脾,新鲜,有点凉意。想着附近有什么地方值得一去,脑子里快速浮出一幅地图——清凉山。

  不迟疑,路口叫上一辆的士,车开得挺快,司机将车拐进一条小道,到了。好一个清凉山,这“清凉”二字真是绝了。公园前的广州路,是一条主干道,但一点也不拥堵。公园的大门有三个拱形圆门,关了两个,只开着左边一个,门口不见一个游客,旁边的服务亭也没有生意,加上黄昏,雨后,大门后看得见的墨绿色山树,我不禁佩服起前人对此山取名“清凉”是多么的贴切。

  进得门来,但见有几位老人坐着纳凉闲话。左边是大名鼎鼎的扫叶楼,却关门了。前面是一片空地,长着不知名的花草。右前方是一座山丘,看起来绿森森的,应该是清凉山了。空气是相当的好,幽静,加点淡淡的烟岚,有种尘世之外的感觉。我信步走向正前方,一会便到头了,却发现此路不通。不得已,只好回过头,又走到大门附近,正踌躇间,发现旁边的山丘中涌出一道很宽的石阶,远远地走下来一个人,便迈步走了上去。

  这是一条标准的登山石阶,如果在热点景区,路上一定是熙熙攘攘,各种鲜艳的衣服旗帜夹在其间,而现在偌大的清凉山居然只有我一个人。周围就是一幅纯天然的风景,无需雕琢,任何别的人文景观或许反而是一种破坏,带着这种想法,一个人的心境随着山势的增高而豁然开朗。

  石阶到头了,与之交叉的是一条更宽但相当平坦的水泥大道。面前忽然出现大批的人群。原来这是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健身人群,他们踏着轻松的步伐,走得很快,很惬意。我听见这样的对话:“没想到白天下那么大的雨”,“下雨好,空气多清新啊”。是的,雨后登清凉,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清凉”二字的深意。

  现在我总算融入了清凉山的主流人群。我顺着人流,走在宽阔的大道上,却有点兴味索然。右边出现一条小径,于是走了过去。

  这条路比刚才的路难走多了。石头不平,中间的缝又没有用水泥填好,有点凹凸,还有点坡度。平时应该问题不大,但现在刚下过雨,鞋踩上去,不停地打滑,尤其是带点下坡的地方,随时都有摔倒的危险。渐渐地却有点兴奋,居然有点旅游的感觉了,要是太轻松,没点刺激和挑战,就纯属散步而没有一丝探索发现的味道。

  这样想着,一边紧盯脚下的路,一边有闲情看看周围的景致。可以说,现在我看到的是清凉山的精华或灵魂所在。山岗上,两边是高大的松树和修长的翠竹,密匝匝地围成树林,中间一条难走的小道,没有更多的行人,甚至没有鸟叫,质朴,自然,带点野性,这不像城市中的山,倒更像某处荒郊野山。

  前方的竹子越来越多,准确地说我处于竹海之中了。一个人这样走着,不禁想起王维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天色将晚,虽然没有明月,其意境却是何等的相似,令人神往。

  前方又出现一片更浓更密的竹林,就在这时,听见右上方传来一阵模糊的读书声,一瞬间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身处仙境,听到了天籁之音。走近点,发现向上有一条岔道,我快步迈上,果然见到一想象中的亭子,亭中坐着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刚才似乎是父亲考了一个问题,而孩子以朗诵的语气把它回答了出来,但在我听来却是如此的美妙。深山,幽林,修竹,翼亭,目之所及似乎都是超乎尘世的高人,听到的也就成了仙人之语。

  带着不舍,我离开了父子俩,往山下走。出现的又是水泥大道,我又融入锻炼大军中了,刚才的感觉顿然恍若隔世。不甘心,我试着从前面再走回一开始的坡石路,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也罢,留点遗憾也好,毕竟,人生没有完美,何况,今天雨后登清凉的历程,已留下一份足够美好的记忆。

  走到头是驻马坡,据说是武侯驻马的地方,前面快到东大门。拐回来,走上另一条小道,下山,往左拐,已走到大街上了,远远地又看见一开始的正门,刚才在门里闲话的老人还在。清凉山似乎就以这种宁静致远的方式告诉世人,清凉,淡泊而从容,才是人生应有的姿态。

标签:清凉山;石阶;大门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