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十年代书家精英探寻展(49)李东海
2022-01-13 21:2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郁洪飞  
1
听新闻


如何学习行草书

□ 李东海

  草书需要学习吗?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在《跋鲁直草书中》苏轼和黄庭坚两位书法大家居然探究这个话题。

小楷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草书只要有笔,霍去病所谓不至学古兵法者为过之,鲁直书。”

  “去病穿城蹋鞠,此正不学古兵法之过也。学即不是,不学亦不可。子瞻书。”

草书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霍去病官至骠骑将军,一生虽然短暂,却屡建奇功名垂史册。汉武帝时,匈奴攻扰北方诸郡,他曾六次出击匈奴,制止了匈奴的掠夺。《汉书霍去病传》记载霍去病“不至学古兵法。”说他打仗从来不学古代兵法。黄庭坚认为草书如果不学,像霍去病不学古兵法也能打仗那样,也是可以的。草书不学亦可,但有一个前提,要得笔法。就是说,只要有笔法作为前提,草书无需朝夕临摹古人书迹。只通过临摹前人草书来学习草书,这条路在黄庭坚看来是行不通的。我们知道,黄庭坚善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细察其两种书体,用笔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楷书和草书的节奏韵律不同而已。黄庭坚说,书法不学亦可,他并没有说,连笔法也不需要学。相反,他特别重视笔法的学习。“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黄庭坚觉得自己二十年临摹周越来学习草书,是失败的。失败根源是没得到草书的笔法。只要得到古人的笔法的真髓,周越以及其他前人字不学也罢。学习书法不是一味地规模古人,一味地去临摹。要给看留出时间,给悟留出时间。所以他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就是告诉我们学习书法,整天在那临摹是没有用的。就算整天临摹,最多只能得到外形的相似。得形似是次要的,对形成自己风格反而是障碍。必须通过多看来领悟笔法,进而大胆地写出自己的态势才是硬道理。

  黄庭坚说草书不学亦可,其前提是得到笔法,尤其是要有真书笔法作为铺垫,而剩下的学习只是识草、自运就行了。这是黄庭坚总结自己学习周越失败经验教训,提出来的学习草书的路径。因此他说:“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这种论调与苏轼同频。苏轼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跋陈隐居书》)看来由正入行而为草,是学习草书的非常便捷的路径。这个路径苏轼和黄庭坚他们已经为我们总结出来了。有一代草圣之誉的于右任,也赞同这种学习的路径。他说:“书法是一种崇高的美术,要从篆、隶、楷入手,然后进入行草,用笔才有神韵。”清代大书法家赵之谦自云:“生平因篆而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行书未曾学,仅能稿书而已。”赵之谦未曾学习行书。他只是从正书入、得笔法再以稿书自运最终写出了自家面目。当代印刷技术精湛,得到历代行草字帖,十分便利。问题是我们还有必要临完这家再临那家?我们给看、给悟、给自运留出多少时间?黄庭坚意思是得真书笔法后,草书便是识草自运罢了。难怪如于右任说的那般轻松“书法无他巧,多写便工。”得法后,一切顺乎自然的书写比临摹更重要。

行草《董其昌论东坡书二则》

  针对黄庭坚不学亦可,苏轼说,霍去病在士兵乏粮的情形之下。踢球游戏正是他不学兵法的弊病。苏轼认为,从书法上来说,单纯有意于学不是完全的好办法,但不学也是不行的。抛出“学即不是,不学亦不可”的观点。这是对黄庭坚不学亦可的认可和补充。既肯定了黄庭坚的见解。又担心完全不学会重蹈古人失败的覆辙,而不自知。

  他在《次韵子由论书》中也提出相似的理论。即“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通其意就是打通正书与行草之间的关隘。学习书法要在正书上用功,外溢而为行草即可。这就界定了学和不学的界限。学即是学古人笔法,有了笔法的修为,还一味地遍临行草诸家,甚至精临、背临,头脑中贮存古人大量的形迹,就无暇天然自工了。“心存形声与点画,何暇复求字外意?”得法后最要紧的是求字外之意,就不要再贮存古人的字形了。苏轼这句话,带给我们更多的警醒。

  岁月不逮,古人很早就朝着写出自家规模方向稳步前行。我们在艺术道路上,如果没有古人的气息,说明学得不对,如果全是古人的面目,也是错误的。我们要在苏黄探讨学与不学之间,找到生发的路径,最终写出即古即我的面目。

行书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闲叙东海

□ 郁洪飞

  上次东海因事路过邳州,来我工作室喝茶聊天。

  好长时间没聚了。想想师范上学那会儿:我们天天在一块,一个班级,一个宿舍,一块吃饭,一块练字,一块读书。那时东海练字很刻苦。他最先接触的是颜真卿的楷书,后来又将目光锁定在米芾上。一番苦工之后,屡获大奖,还在书法杂志上发表了作品。这不,后来三十出头就当选为县级书协主席,我也没感觉惊讶。论人品、论书艺众望所归嘛。除了练字,闲暇时,我们在一块更多的是读书。古今中外都看:老子、庄子、苏轼、周国平、余华、莫言、陀思妥耶夫斯基、加缪、萨特、尼采……边看边讨论,五年的学生时代就这样消磨过去了。这样的学习习惯,他工作后一直延续着。后来二十多岁的他,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这些是与他长期的积淀、努力分不开的。在他身上能感受到专注和沉静的力量。

 行书黄庭坚《论书》

  看东海写字是一种享受,上学时是这样,现在还是如此。东海很少写草书,即便偶尔为之,“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状态,我从未见过。东海的书法有股静气充盈其间,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这样的书写状态与其性情合拍,也得益于他在楷书上的修为。

  说到楷书,尤其是唐楷,从明清开始一种几乎被人写死掉的书体。虽然其审美价值受到了歪曲,但是人们仍然无法从其桎梏中抽身而出。究其原因,唐楷法度太过森严。东海似乎并不这么看,他像考古工作者一样,几乎不去触动原本就法度森严的结构,对笔法也尽量不作更改,透过刀锋看笔锋,他在仔细打量着每一段笔画的提按出入,尽可能还原已消失的古人运笔轨迹。

朝游诗书圃 夕憩翰墨场

  看他现场写楷书,没有任何的板滞感,时而轻盈飘逸时而厚重古朴。单从笔法上讲,好多人是把楷书写死了,但东海却把楷书写活了。当下,方便快捷到处充斥各类信息的世界里,最难做的就是选择。当一个人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时,就是你对自己缺乏必要的认识。当你能够清楚地认识自我的时候,外部的选择就不难了。他说楷书得回炉重造。再次扎入法度严谨的楷书里是有学术考量的,也是对自我认识后的选择。就是当大家写得很性情、很热闹的时候。他要避开热闹安安静静地书写。我想到林散之,他说自己六十岁后才学草书。六十岁前,全在法度中游,之后才达到心手双畅、物我两忘之化境。不以法为畏途,慢慢地生长,静静地书写。这是我感受到他这几年的显著变化。苏东坡曾言:“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东海打通三者之间关隘,自由出入其间。所以他的行草书笔力劲挺,动有姿态。“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自然而然的行笔没有一点扭捏作态之状。他服膺苏东坡所说的“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古人作楷如草,作草如楷。打通两者之间关隘,让其互通消息,相互促进。黄庭坚说苏东坡“中年喜写颜尚书,真行造次为之,便欲穷本。”作为多年好友,我也直指存在的问题,怕他囿于法度之中,怕他不敢“造次为之”。

素壁联题分韵句 红炉巡饮暖寒杯

  东海写字读书之外,用心书协组织工作。及当选书协主席之后,倾注了很多精力在书协的发展上。睢宁书协作为县级组织,客观而论相比徐州地区其他书协,底子薄、人才储备少、发展明显滞后。东海接手后,找准突破口,精准发力。他发现睢宁书协有一些书友喜好刻字,为了让他们更快成长起来,东海做了两件事:第一,从未摸过刻刀、锤子的他专门报了全国首届刻字研修班学习刻字,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以刻字入了国展,做了一个好榜样;第二,带领睢宁一批书友参加各种培训、展览,现场学习、观摩。两三年间,出了两位中书协会员和十余位省书协会员。希望在他的带动和促进下,睢宁书协在未来几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书家简介】

  李东海,1983年出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睢宁县书法家协会主席。

  【获奖入展】

  “瘗鹤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2中书协培训中心优秀作品奖

  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

  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

  首届“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

  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

  “金山岭长城杯”全国书法展

  “朝圣敦煌”全国书法大展

  第十一届全国刻字艺术作品展


标签:协会会员;草书;黄庭坚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