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擎:书家卫夫人——历代书法人物之卫铄
2021-09-11 09:4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国擎  
1
听新闻

  导读:大殿上书替父申冤的卫铄,自此从闺房走向了社会,卫氏书法发扬光大。她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她耗费毕生精力创作的《笔阵图》,堪称古代书法理论之精髓。

  

  一

  公元291年的一天,西晋惠皇帝司马衷上朝,见平时站得距自己最近的大将军卫瓘没在,齐王府递转黄门郎卫恒也没出现,便问何故。不等黄门值日回话,屏后贾皇后咳嗽制止。此刻殿下大臣已窃窃私语乱成一团,司马衷甚为诧异。阶下出列数人,高声奏道:昨晚有人领皇上圣旨将卫瓘大将军一门九人斩了。

  朕未知有此事啊!司马衷说着站起来,贾皇后急速从屏后伸手拉司马衷衣裳,不让他动弹。这时,有人冲上大殿,在阶前伏阙上书。上书者正是卫瓘的女儿卫铄。有人想拦,但司马衷扬手示意接书,黄门值日迅速将卫铄的《上皇帝书》呈上。《上皇帝书》飘逸而凝重的气氛染透了绢布,这位低能的皇上,虽然痴呆,但喜欢书法。他捧着绢布,竟然忘记了是奏折,爱不释手。奏折上说:“先公名谥未显,无异凡人,每怪一国蔑然无言。《春秋》之失,其咎安在?悲愤感慨,故以示意。”惠帝读之再三,竟然哽咽哭泣。贾皇后从屏后出来,怒气冲冲夺过《上皇帝书》朝地上一掷,愤愤道:不就是死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嘛!话还没说完,朝门大鼓响起。接着黄门报:安东王司马繇率索靖等十余名重臣执黄幡,重鞭登闻鼓,伏阙喊冤……

  贾皇后不想让惠帝过问,但她的兄弟们一起拥上朝相劝。无奈之中,贾皇后才让惠帝下诏给卫瓘“平反”。惠帝下诏毕,又握起卫铄《上皇帝书》不放,贾皇后再次狠狠夺过:你想纳她到宫中做妃?惠帝慌忙道:不敢,只想将此书留在身边,不时习其书体。贾皇后听则更为气愤,当场撕裂绢布。

  《上皇帝书》传遍京城,卫瓘之女卫铄的书法远近驰名。

  卫铄亲生父亲早亡,爷爷卫瓘领养了孙女,以父女相称。

  卫瓘出身书法世家。他的父亲卫凯精于书法。卫瓘子承父业,同时又向当时的草书大家张芝学习,擅长隶书、章草。书法如果是一匹矫健的骏马,那么卫瓘从张芝那里得到的是“筋”,其特点流便秀美。特别可喜的是,卫瓘从张芝那儿得到章草的“筋”后,在笔画上去掉波势,更接近于今天章草的端倪。卫瓘说,他的儿子卫恒得到了张芝书法的“骨”,而另一位书法家索靖得到的是张芝书法的“肉”。依当时的说法,这三个人结合在一起,全盘继承了张芝草书的“筋”“骨”“肉”。由此可见,卫氏父子继承了张芝书法精髓的三分之二。

  卫铄出身这样的家庭,书法焉能弱于别人?贾皇后灭卫氏九人,却让世人重新看到卫氏书法的精华。卫铄从闺房走向了社会,对卫氏书法的传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二

  卫瓘去世后,卫铄在司马繇与索靖的帮助下出嫁了。卫铄的丈夫是李矩。出嫁后的卫铄,除了侍奉公婆,还经常与公公及小叔子李式(比卫铄小四岁,相传是丈夫李矩的族弟)一起研究书法。

  书法中最重要的是用笔,前人在用笔上的专门论述并不多见。卫铄与李式说到用笔,李式告诉她,爹爹有古人用笔之法的图解,但只让他与哥哥见过一面。那个时代的学术研究都是家族式封闭的,有句俗话:艺传子,不传女。技不传外人。卫铄无语,她当然知道规矩,但她极想看看这本书。一天,她带着刚刚会走路的儿子李充去看爷爷。趁儿子与公公玩耍时,卫铄向婆婆提出了想看看家中藏书。婆婆听了,问她如何知道的,卫铄说是李式讲的。婆婆连连说,没有的事。但是,婆婆看到卫铄伤心的表情,叹口气悄悄地告诉她,你应该知道规矩,我只是听说,自己也没有看过,你最好直接问你公爹。卫铄心里明白了,便先按下不提。这一等就是数年。

  卫铄的丈夫李矩勇毅多权略,小小年纪就已是统领五千人的牙将,封东明亭侯、汝阴(今安徽阜阳)太守。石勒反叛,李矩率部讨伐。司马睿称帝,他被任命为都督司州军事、司州刺史,统郭默等与刘曜、石虎苦战,常获胜。后败于石虎,南奔途中坠马而死。李矩死时,卫铄才二十七岁。在兵荒马乱的年头,李府上下看着这孤儿寡母,不知如何是好。当时跟随卫铄学书法的李式尚未婚配,婆婆便与丈夫商量凑合他们结“叔嫂姻”。与李式商量时,李式提到了卫铄当年要看古人用笔图一书的事。老公公不愿意,婆婆说,都什么时候了!小孙子十岁了,难道让她带出去跟人家姓?禁不住母子俩的软硬兼施,老公公终于同意让卫铄看看古人用笔图。三人商量好后,选了个隆重又吉祥的好日子,公婆高堂,舅公持左,叔公执右,堂前赐卫铄坐下。一切大礼过后,切入正题,由舅公开口道出卫铄入李府十年守妇道、尽孝道、忠职守,一串好话,接着又由叔公宣布,她嫁给李式成为一家人后,便可以看到古人用笔图!

  卫铄沉默了。公婆以为她同意了,旋即要进入新的礼仪程序。不料,卫铄站起来咬牙道,恕不从命。这样的大事,我卫氏家中不见来人?婆婆上前安慰,你父母早已不在,姨娘们能做得了你的主吗?卫铄低语:做主是另一回事,尊重是应该的,若不尊重,都不听听我与我娘家人的话,我在这个家里熬到哪天是个头?说完,转身就走。站在大堂外走廊上的李式见卫铄出来,赶紧笑脸迎上前。没想到卫铄头也不回地走了。回到房中,卫铄蒙头大哭了一场,任谁劝说都没有用。第二天,哭尽泪水的卫铄对着李矩牌位祭拜后,用一块青布将牌位包好,打点好行李背在身上,搀了充儿,朝大门外走。她被公婆拦住。卫铄冷静地面对他们说,我要离开这里,去哪里,请你们不要问,也请你们放心,我不会改嫁,我将永远忠于我的丈夫!

  这时,公公告诉她,你娘家来人了。卫铄放下行李去见娘家人,在一番商量过后,李府同意卫铄去无锡投靠表姐。

  再说无锡那边听闻卫铄要去投靠表姐王旷妻(王羲之母亲)长住这事,王氏家人不能做主,表姐更是不敢擅自表态。他们立刻派人送信到建康,向王旷的亲哥王廙请示,实质也是向王导请示。王旷是王导与王敦的堂弟、司马王廙的亲弟。王旷去世比李矩晚两年,虽没朝廷的抚恤,但王氏在无锡是大家族,收留几个闲人还是没问题的。王导与王廙一致愿意帮助这位弟媳的表妹,加上他们自己也酷爱书法,更希望通过卫铄学习到卫氏书法的精髓。卫铄看到王氏家族中孩子众多,为孩子书法启蒙,她是愿意的,也可以此报答表姐。

  在无锡生活期间,卫铄继续细磨深研书法用笔,思想上不断迸发新的火花。

  三

  东晋元帝二年(317年)春,司马睿准奏安排李矩之子荫袭父禄。卫铄母子因而前往建康。

  卫铄母子一路船行,沿长江逆行而上,至建康,刚上码头就遇到了正在巡防的王敦养子王应。王应在无锡洛社见过卫铄,也随王羲之称卫铄为姨母。见面后,王应考虑到官方驿站条件很差,便直接将卫铄一行领回王敦府上。王敦住在清凉山的一处帅府,紧挨军营。王敦知道卫铄的书法名气,更知道江南富豪们都仰望书法大家卫铄。那时候的卫氏书法家族中,虽然有好几位健在的孙辈,但仍数卫铄名气最大。卫铄书法学习钟繇,擅长隶书、楷书,后来唐人称卫铄之书品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宛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

  卫铄的到来,成了王敦向外炫耀的本钱,更是拉拢江南文人的一张王牌。一时间帅府里高朋满座,达旦宴舞。卫铄本是清静之人,加上守寡,哪里愿意出入这种场合?勉强应付一两次,顿觉烦躁。一日,王敦借酒三分醉,欲与卫铄行男女之事。卫铄不从。王敦顿时恼了,竟拔剑要刺死卫铄。好在卫铄也习武健身,躲过乱剑,夺门而出。

  就在此时,王导正好有事前来,救下卫铄。

  王导与卫铄的再次见面,便是在归善寺里面的禅房了。在卫铄的坚持下,朝廷将前朝废宫所在地拨了一角给卫铄。卫铄在池塘(今太平湖)边筑茅屋数间,辟了几亩菜地。她还专门让出一间房屋作为书法教室,教儿子书法。旁边的池塘成了她天然的洗笔池。王导提出请卫铄给王氏孩子教授书法。卫铄回了一句:书法需要灵性。一句话,让王导无言以对。王导知道,卫铄还在生着王敦的气,他只好忍下不提。

  卫铄只能把恨埋在心底,她把精力倾注于书法,尤其是对书法理论的探索。曾经,她和李矩夫妇俩经常切磋书法,常常为卫铄创作书法理论著作《笔阵图》讨论到天明。大约从卫瓘被杀后,卫铄开始整理自己对书法的体验文字,这是继李斯《笔妙》后在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教材。

  丈夫征战在沙场,妻子笔走“书论”。很快,卫铄就拿出了初稿,这时,朝廷命李矩领兵前去讨伐刘曜、石虎叛军。临别那夜,李矩作为丈夫,还记得给她压好被角,举灯再三重读《笔阵图》,逐字推敲。当卫铄一觉醒来,不见丈夫在身边,看看案前改稿的丈夫,非常感动,再三说,等你这次回来,我们就定稿。

  没想到,这次竟然是永别。这是晋永嘉二年(308年)。

  回想起这段往事,再看《笔阵图》,看看睡在身边十二岁的儿子,卫铄想,什么时候才能给《笔阵图》定稿?

  王导再次光临,是李矩的忌日。他在这个时候登门,让卫铄很是惊讶。卫铄在与王导的接触中,发现他与王敦并非一路人。为报答王导对亡夫的敬重,卫铄第一次向他展示了《笔阵图》。王导接过认真地看着: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音于理者多。……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王导连连击节大叫:妙妙妙!妙哉!妙哉……

  王导再次提出让包括王羲之在内的王氏家族男孩来向卫铄学习书法。卫铄这次就直言提出:琅琊王氏书法在汉魏时就很厉害,何故要向卫氏学习?王导见卫铄这样说,也就坦诚将王氏书法传承的优点说了,同时指出卫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卫氏家族的后代尤以您卫铄继承其成就,今天下的书法当然要向您学习。

  王导如此说,卫铄也无法推辞。但她提出一个要求:需要进行面试。王导当场答应,并立刻安排。

  这年,王羲之十二岁,与卫铄儿子李充同庚。

  王导选了个好日子,带着王家七八个男孩子登门拜访卫铄。几个孩子先在卫铄家里参观,玩了一阵子。然后被带到屋子里,一个个面试。孩子们都很紧张,考完一个出来,大家围着看,考过的像瘟鸡似的耷拉着脑袋,因为卫铄考题不是常规的,她问的一些问题,孩子们平时都没有接触。卫铄原本对王羲之没有印象,轮到他时,卫铄随便出了个题目,问他善舞剑否,王羲之回答:我舞剑与众不同。卫铄问:有何不同?王羲之答曰:剑展如鹤翅,亦如书家行笔……

  卫铄一喜:同理。王羲之回说:姨娘说得对,但姨娘未说古人将用笔比作使剑,是学生我自己想象的。卫铄心里明白,此孩子能说这话,必得书法秘诀!这原本也不是稀罕事,王氏一族,书香门第,早早传授一些书法技巧也正常,但是谁传的呢?卫铄细问之下,得知年少的王羲之不仅随叔父王廙习书法,而且读过书法理论。据他自己说,曾看见父亲枕头中有本前朝的《笔说》,便偷偷地拿来读。王旷发现后问他:你为什么要偷看我秘藏的书?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说:他要看你运笔的方法。父亲看他年龄小,便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把它交给你。王羲之跪拜请求:倘若等到我成人再看,恐怕就抑制了儿子的才华。父亲很高兴,立刻就把书送给了他。也多亏王旷当即将那本书给了儿子王羲之,因为这就是他们父子间的永别。一个多月后,父亲战死疆场。

  王羲之这番话,勾起卫铄对他的无限爱眷,小小年纪就失去父爱,让卫铄想到自己的儿子李充,心头格外疼爱王羲之,教起课来也格外倾心。

  四

  有一天,卫铄带着儿子与王羲之一起到笔庄买笔。这是京都颇有名望的笔庄,也是许多书家定点的笔庄。卫铄以前买笔,不是由丈夫或者公公,就是由小叔子李式代办。她虽不大出门,但在京都还是名人。她一进门,老板就取出几支刚刚做好的上乘品给她。她接过,先观外表,然后将笔尖揿在指甲上细看,接着用墨试,反复数次后对老板说,这毛不是兔尾尖的头毛,是羊毛。老板诧异地问,何以见得?卫铄取出一只兔尾,指着尾尖给老板看,告诉他,兔尾只有这个部分的毛是粗细均匀的,含油脂少,有韧性,而你这是大山羊毛,硬糙,弯转时的柔软度不够。说着,她从袋里取出一个精致的东西,将那笔尖放在下面,告诉老板,这是汉代西域进贡皇上的水晶镜,能将原有物品放大数十倍,你看看,我讲的是否有道理?老板看了,惊异得无话可说。卫铄将手里的兔尾给了老板,说:这是我已故丈夫从崇山绝仞猎得的壮兔尾,所获时间大约是数年前的八九月,现在,我想将它做成笔,可以吗?老板满口答应。但卫铄说,这事我要亲自动手。老板感觉为难。

  卫铄笑笑说:我明白,做笔这门手艺,有秘不外传的规矩。我嫁到李府,曾见公公自己做过笔,每次都只是远远瞥见,不让近瞧,但我就那一瞥,便留有印象。老板见卫铄这么说,倒也动了恻隐之心,同意她每天来笔庄,但提出个要求,实际上是想考考她——让她说说这只兔尾想做多大的笔?做几支?

  卫铄笑了,知道老板的用心,倒也不客气地回答:不是所有毛都能做笔的,首先要将这些毛放水里“拍出”,然后“采毛”。“采毛”,就是把毛从皮板上拔下来。在石灰水中浸泡,去除油脂和腥味,同时消毒,这一步叫“熟毫”。接着“选毫”,把毛分成不同的等级。一根毛,好像一个皮口袋,它分为三层。这口袋本身,就是皮质层。口袋里面是骨髓,呈纤维状,这是髓质层。口袋的外面,有鳞片,称为鳞片层。毛尖填实的部分,称之为“颖”,行内人称为“黑子”。从这些毛中选出圆润挺拔真正完好的毛,这种毛,一百根中只有三五根。书写需要毛的弹性,这与皮质层的厚薄,以及颖的长短有关。我手里这只兔尾,可能只有一两左右的毛,带“黑子”的不超过三钱。在您手里可以把这一两笔料,按照长短、粗细、硬软,拣分七八个等级,用于毛笔的各个部位……

  老板连连笑道,大师是制笔的行家里手,你来吧,我们的毛料随你挑。哦!昨天进了一只高山白狐,毛质绝对好!卫铄也不客气地说,那好,我带这两个孩子一起做,让他们自己做笔,书写起来会格外得心应手。

  卫铄每天带王羲之与李充到这家笔庄里做工,从梳毛开始,每道工序,一着不落。他们渐渐熟练地掌握了制笔的要诀。

  有一天,有位菰城(今湖州)来客慕名前来拜访,取出几支笔给卫铄试用。客人坦率告诉她,这是用菰城产的羊尾毛做的。他还随身带着纸,这种纸“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卫铄试用客人的笔与纸,感觉十分舒适,蘸墨落笔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竟有“墨分五色”之奇。运笔疾徐,更呈现出有致而舒畅的艺术效果。她忍不住连连赞扬:先说笔,其柔和度能胜兔毛,硬度弱于狼尾毛。早就听说太湖边有种羊,称湖羊,就是这种羊身上的毛制的笔好使。卫铄兴奋地从内室取出她正在修订的文章,指着其中一节道:“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等你领我去考察后,再加上“取太湖边的湖羊之毛……”我要亲自去看看,眼见为实。说着,沉思片刻,她又指着面前的纸问道:你说这纸就是前人说的孔丹寻找到的纸?产在出萱草的那个地方?记得前人说过,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蔡伦死后,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很想造出一种洁白的纸,好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他在一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就是这纸。

  卫夫人《笔阵图》残片

  菰城客见卫铄这样在行,倒也真诚邀请。卫铄欣然前往,考察纸和笔。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在选定湖笔后,她进入今天的泾县境内,访问三五家做纸的人家,精选几种好纸。纸家告诉卫铄,距此不远处的歙县有一种石料,做成砚台,具有发墨益毫、呵气生云、贮水不涸、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特殊效果。卫铄当然愿意去看看。功夫不负有心人,卫铄一行跋山涉水,在今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地转了数月,终于在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又称罗纹山)的下溪涧里,找到了至今都称得上极品的歙砚石。

  王羲之向卫铄请教:自汉有纸,墨已成大事,我常常见师父用墨时有叹息,这是为何?卫铄说: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用石墨、朱砂书写。汉纸出现后,墨就成了问题。虽然大家都说韦诞制出了超乎寻常的好墨,世传蔡邕说的“用张芝笔、左伯纸、韦诞墨”,但这墨因为走渍、脱胶等问题不断,令为师不满意。卫铄沉思片刻后再次说道:细究起来,仍是墨的原料差异太大。松烟一斤,好胶五两,浸梣皮汁中;下黄鸡子白五杵,亦以珍珠一两、麝香一两;皆别治细蓰,都合调下铁臼中,宁钢不宜泽,捣三万杵,多亦善。这就是韦诞制墨的工序。这中间的胶,什么胶?原料是什么?没有说清楚。烟则更伤神。王羲之明白了,接话道:松烟取何产地?如果胶是鹿角熬取,那鹿角以何处为最佳?若说代郡(今河北蔚县)鹿角为上,今已不属晋而是北魏,如何去?制墨无鹿角胶何成!现在倒是黟县附近的松与庐山的松可以相取以比较。

  为师欲去庐山与代郡,卫铄说。王羲之与李充立刻表态愿意随行前往。

  数年后,一个连日大雪围炉取暖的下午,脸上多了许多皱纹的卫铄,高兴地在她的《笔阵图》中写道:

  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律耀墨者。

  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

  还有纸呢?李充见母亲写到这里就不再写了,便提醒她:娘亲,宣城出的纸是您最为满意的啊!卫铄看看躺在边上看书的王羲之,问:逸少,你以为如何?王羲之起身过来,想了想说:用檀树皮造纸,是好,但代价太大了。应该有更好的替代品!师父这《笔阵图》一旦面世,就是经典,世人作为依据而用,应该慎重。

  卫铄向王羲之投去赞许的目光:还是逸少明白为师的心意。

  几年后,当李充被朝廷任命为剡县令后,卫铄随儿子去了剡县。一个偶然的机会,卫铄发现这里的农家在蚕蛾出蛹时,用纸垫接蚕卵。这纸引起了卫铄的关注,农家告诉她,这是“蚕茧纸”。她取了纸,面对着日光可看见纸色白如新出的蚕茧,又有纹点如鱼卵。卫铄用此纸试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她亲自走访做纸的人家,纸家告诉她,其原料就是长满剡溪两岸的藤。从取材成本上说,藤条的生长要比青檀树快多了,用藤造纸,当然也比用青檀树皮便宜得多。

  这次,卫铄将纸的要求写入《笔阵图》:

  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后人在文章里讲到蚕茧纸(又称鱼卵纸)时,说它的产地为东阳的东白山区,《东阳县志·物产篇》载:“纸,柔滑净者名鱼卵纸,县东九十里白溪制者佳。”因其“虚柔滑净”这一优点被王羲之的师父卫铄所推荐,正是当时最好的纸。

  卫铄的《笔阵图》是她传承消化钟繇笔法,经实践提升的成果。《笔阵图》仅五百余字,以简练的文辞,对笔墨纸砚的选择、执笔部位以及传统书法的法则,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其理论之精辟,见解之卓越,堪称我国古代书法理论之精髓。

  五

  晋康帝司马岳元年(343年),安西将军庾翼谋划北伐,推举李充担任剡县县令。卫铄得知后,十分高兴地问儿子:你还记得那年我们陪逸少去京口相亲的事吗?李充一怔,心里嘀咕:我要去的是剡县,不是郯县啊。虽然郯县与剡县都归国丈褚裒(新任左将军,兖州刺史,都督兖州、徐州之琅邪诸军事,假节镇京口)管辖,但一个在浙南,一个是长江边的京口,南辕北辙!他看看娘亲脸上少有的兴奋,不忍打断她的话题。他也回想起那段美好的故事,接过话说:这事哪能忘!郗鉴大将军的女儿郗璿与逸少是郎才女貌啊!说起来,顿觉时光短暂,郗鉴大将军谢世已七年,好快啊!记得娘亲那次特喜欢焦山那个鹤群生活的江滩。是啊!卫铄接话说:当时僧人就嘱我给瘗鹤之地写点文字,我也承诺了他们的。最近他们带话来说,临江一边的崖石已请人进行了修削,等着我的文章去用哩……

  这事李充当然记忆犹新。他记得当时的军营在象山,离江中小岛焦山很近。相传在东汉末年,有位叫焦光的文人隐居在此岛,汉献帝曾三次下诏书请他出山做官,但他不愿和腐败朝廷同流合污,拒不应召,隐居山中采药炼丹,治病救人,自称砍柴之樵夫。据说其饲养的野禽仙鹤等百里有名,并有埋鹤的坟茔。焦光去世后,后人建寺奉祀焦光,岛上那片江滩便是野禽仙鹤最好的天然家园。卫铄闻说便去瞻仰。寺内住持向卫铄介绍焦光好养鹤,希望有人用文字将这一事件记载下来,卫铄回去后,建议文稿由李充完成,再由卫铄亲自书写。现在李充想起来,那次回家后,娘亲是提过,但自己忘了,也不能说忘,是《吊嵇中散》把自己的精力牵扯进去了。现在想起来,这些年娘亲一个人躲在屋里悄悄地写什么呢?原来就在写这个啊!这时,卫铄已经回到自己的屋里取来写好的《瘗鹤铭》草稿。李充展开一看,大吃一惊:娘亲,你真能啊!也是巧合,这个时候王羲之串门来了。王羲之看了《瘗鹤铭》稿,自然想起了当年的事。卫铄还在喋喋不休地嘀咕:答应人家的事就要办。这不是充儿要去那里嘛,正好我去监工他们完成。此时的王羲之便有些不明白地插话:充兄,我近期忙着将父母兄长灵柩迁葬会稽一事,与您疏于联络,这次回京城闻说你放职剡县,甚为一喜,赶紧过来道喜,并约时间在会稽郡相聚。听姨娘如此一说,你这不是到会稽郡,而是到京口,怎么回事?

  李充只好把王羲之拉到一边告诉他,母亲将会稽的剡县误认作京口的郯县了。卫铄也听到了,明白是自己搞岔了,连连道:老妇出乱子了。充儿、逸少,虽然此郯县非彼剡县,你们小辈也陪我走一趟完成这个心愿如何?

  李充与王羲之对视一笑,异口同声表示支持。

  卫夫人《瘗鹤铭》残片

  这年三十八岁的卫铄,精神抖擞地谋划要在京口住一些日子,准备亲自登江崖动手书写。李充与王羲之担心她的身体。没想到她笑笑,伸伸胳膊,示意自己很健康。

  为了确保安全,王羲之与李充一起陪卫铄来到京口,登上焦山,面见寺院长老。当卫铄表示要亲自将这篇文章书写到江崖上去时,长老合掌劝其不要,但卫铄坚持。寺家只好用高架台来协助。很快,千竹高架搭成,卫铄站在上面如履平地。但她遇到一个问题:如依古法顺右向左,右壁宽大且山崖高如墙,挡风,好书写,而收笔在左边,临江风,不易挥展笔力,尤其是文章末尾,若放在左边,作者挥毫恰拉不上气势。李充与王羲之商量,王羲之劝卫铄:依常规则起笔难而收笔更难,师父写到左边,恐体力不济,抗不住江风,不如改为右起笔为上。卫铄听从他们的劝告,毅然决定由左起书。

  看到一切就绪,王羲之告辞去忙自己的家事了。

  永和二年(346年),卫夫人完成了那篇江崖上的文章,随儿子李充到剡县任县令。

  千年忽闪一瞬间。

  后因地震,江岩崩裂坍塌,《瘗鹤铭》碑坠入江中。

  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镇江知府陈鹏年派人从江中捞起几块原石,仅存八十六个字,其中不全的有九个,但仍可见字体潇洒苍劲,别具一格,书法价值极高,确系稀世珍品。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认为,大字无过《瘗鹤铭》的,推此为“大字之祖”,曹士冕则认为“焦山《瘗鹤铭》笔法之妙,为书法冠冕”。据今人费声骞考证,《瘗鹤铭》是我国保存价值极高的“两铭”之一,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他认为《瘗鹤铭》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笔者认为此臆断乃王羲之名气大之故。当地老报人徐舒生前多次向笔者陈述焦山百岁僧人之言:关于《瘗鹤铭》的传说很多,卫铄肯定是作者。

  《瘗鹤铭》的作者究竟是谁,或许已无可考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瘗鹤铭》碑是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中的著名石刻之一,也是我们今天研究书法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六

  永和五年(349年)十月,卫铄病故于剡县。李充服丧三年。

  王羲之于永和七年(351年)到会稽任内史。身为剡县县令的李充,因为王羲之的关系,友善地帮助书法家,经常在上虞的曹娥江畔、东山脚下举行酒宴,书法为乐。永和九年江南草长,群莺乱飞的季节里,李充等一帮文人学士与王羲之夫妇少长咸集,坐于曲水岸边之乱石,饮酒赋诗,各抒怀抱。凡不能诗者,罚酒三觥。四十一人共得诗三十七首,编为一辑,曰《兰亭集》。

  那次集会后,李充离开了剡县,回京都任大著作郎,奉命整理典籍,忙于《晋元帝四部书目》的“删除烦重,以类相从”。

  《兰亭集序》完稿后,王羲之带着这部倾注自己心血的作品从会稽来到京都。李充退朝归来见王羲之,自然很高兴,两人小酒对酌,回忆在卫夫人身边学书法的日子,谈论书法文章,何等之快乐。后人记录下当时的情况,其中主要是两人对卫夫人《笔阵图》的议论。

  关于卫铄在《笔阵图》中提出的“凡学书法,必先学执笔”,李充提出:真书(楷书)与草书起笔应有区别,从这点看,行笔于何种体,执笔就有何种姿态才对。

  两人兴致所趋,谈兴高昂,竟然能够一起把卫铄的一些经典片段背诵出来,酒至半酣,王羲之将亲书的《兰亭集序》交给李充。李充两眼大睁,惊讶不语。许久,空气仿佛凝固在那历史的瞬间。王羲之不说话,拿过笔,很认真地在纸上写了一段话,然后另展纸,借着酒力一气呵成,创作了《姨母帖》。

  从后人对卫铄的评价来看,卫铄对于中国书法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她留下的《笔阵图》,使书法有了考量的标准。

  后人也有对卫铄书法的评说,不妨录于此,供参考——

  《全晋文》曰:“铄字茂猗,河东安邑人,廷尉卫展女”。世称卫夫人,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庾肩吾《书品》列其书为中之上品,李嗣真《书后品》列为上之下品。张怀瓘《书断》称其“隶书尤善规矩,钟公云:‘碎玉壶之水,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唐人书评》云:“卫夫人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其书法成就在历代都受到称赞。

  作者简介:张国擎,生于浙江南浔,祖籍江苏丹阳。江苏省专业作家。益生书画院院长。著有《国擎书法》(人民美术出版社)。另著有《惊鸿照影》《古柳泽》《吴越后裔》《国擎文集》等中长篇小说百余部,训诂学著作《少阳集》。近年来致力于地方重大史实性大散文写作,出版《历史沉钩》《去尘荐微》《钩沉探微》《垂虹熙南浔》等。《葱花》获马来西亚首届华文小说奖,报告文学《藏汉之子》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标签:卫铄;王羲之;书法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