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为文
2021-08-29 19:3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言恭达  
1
听新闻

  编者按

  上海书画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海上题襟”系列丛书,其中,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言恭达先生的《书学散步》尤为引人关注。该书汇集了言恭达关于书法创作、美学精神、文化品格等方面的感悟,是言恭达四十余年艺术生活的留痕。漫步书林,作者用深情的笔触从多角度、多层面阐述了对“书法与人生”“书法与社会”“书法与时代”等命题的观察与思考。书中提出艺术家应做点经世学问,以书法创作体现家国情怀、时代精神,展现了一位学者的文化修养、情怀与担当。

  《江南时报》江南文脉版从本期起设立“恭达艺思”栏目,以飨读者。


 

哲思为文

□ 言恭达

  哲学的真正价值正在于它具有“无用之大用”。这种“大用”,就是通过“形而上”探索宇宙万物与人生的“大道”,使人的心性升华而达到“大智”。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它的基本精神演化于代表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道释之中,而这三大支柱各自有所发展。这三种代表性的哲学思想,包含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中。

  中国文化是道的文化。“道”是源头,是人文世界的源头。这个“道”逐步抽象并升华为规律、法则,就是“形而上”的意义。中国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这线条正是“道”的浓缩与符号。中华文化的传统带给我们“悟道”——形而上则为道,形而下则为器。“器”的认识容易,古人讲“格物致知”,而形而上的“道”要体悟。而中国文化艺术的核心是“中庸”,古人讲“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即性,庸即道”,可见,“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

  中国哲学讲“道”。孔子说:“下学而上达”“朝闻道,夕死可矣!”表现了一种对超越的追求。“闻道”是古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闻于道”“立于道”“志于道”“合于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就是超越的原则。有了道,就获得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意义。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同样不能忽视“形而上”的观照与哲学的论证。鉴于此,心性、人性、生命与人生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核心的问题,形成了以人生哲学为前提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社会的和谐文明,首先当是“心性文明”,即“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突出人格理想,是由于人格的分裂与冲突。“大道废,有仁义”(老子《道德经》)。儒家讲求“内圣与外王”。“内圣”——道德修养;“外王”——道统为王。

  二十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揭示文明兴衰的谜题,启发人类对未来道路的探索。汤因比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而中华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与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库与思想资源。他认为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使得中华文明符合新时代人类社会整合的需求,而中国的道教为人类文明提供了节制性合理性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因此,对未来人类社会开出的药方不是武力与军事,不是民主与选举,不是西方与霸权,而是文化引领世界。这个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中国文化的价值本原,则是一种以儒学为主流的哲理系统。中国文化的终极关怀,是如何成德、如何成就人品的问题。孔子儒家学说“唯天为大”,这就是中国文化取法“天道”,道生一(天)生二(阴阳)生三(阴阳和)生万物。“和”是万物化生的前提与根基,是万物化一的条件。“取法天道”,天是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故“天道”为“中道”。

  以天道安排人道,天人沟通,一以贯之。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思以其道易天下”。思想、精神、信仰构成“道”的内涵。孔子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作为人一生精神价值的追求。旨在澄怀,意在明志,不求闻达,更无关涉利。艺术创作具有相对的超功利的纯粹性。对“道”的追求,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儒家学说的“仁”包容对宇宙万物的爱。孔子不仅主张将仁爱由亲人之情逐步向外扩展,惠及整个人类,还主张“畏天命”,即敬畏上天的意志与自然规律,将对人类的道德人文关怀推及自然万物,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世界与社会的和谐。这是何等了不起的思想!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和时代的价值!在当前这个历史时期,孔子关于“仁”(或者说“同理心”)的思想尤为重要。世界需要用同理心意识重新认识人类社会和整个自然界。“同理心”——“仁”,帮助世界凝聚与和谐,组成更大的经济单元,可以说,同理心就是文明,中国传统核心文化——“仁”就是文明的象征。

  中国人的理想人性是“仁”,升华出中华民族“道”的精神。中国人的“文”是“礼”,中国古人是以“礼”来为实现“仁”而服务的。“仁”表现在“爱人”,爱人则通过“忠恕”。“仁”强调的是有爱之心、有亲之情,而此爱心与亲情则是通过“给予”“奉献”“尊重”与“宽容”将仁爱精神与情怀表现出来的。这就是仁道、仁爱,就是中华人文精神、文明的方向。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同理心文明》一书中提出了“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建立起同理心文明的全球意识”。他指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而深刻地描述了同理心。道德生活的关键在于“恕”,如果一个人站在他人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问题,那他就走上了“仁”的道路。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还被诠释为“同理心意识的培养与公序良俗的形成需要家庭、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这揭示了同理心在人性中的核心地位。孔子明智地告诫人们,同理心是道德生活的关键,是衡量人们仁爱之心的标准,它引导我们去追寻人文的精神。

  孔子倡导的“仁”的思想,这种“同理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孔子相信,人类个体的自我发展取决于能否促进他人的发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西方信奉人类是一个功利主义物种,而孔子认为,人类天生具有施予同理心的本能,一个人只有承担起个人责任,照顾他人利益,才能促进自我发展。 (1)

标签:孔子;中国文化;书法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