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南京溧水李巷,位于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四面环山,曾是苏南抗战的重要指挥中心,被史学界称为苏南“小延安”,在抗日战争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大的意义。陈毅3次来到李巷,粟裕率领4个纵队,以溧水为起点,开辟苏浙皖根据地,江渭清、钟国楚、李坚真、梅章等新四军将领曾在此战斗生活过。随着党史学习的深入,李巷越来越成为缅怀历史、砥砺初心重要学习参观所在。在李巷的所有重要参观学习点,如李氏宗祠(溧水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旧址)、新四军领导旧居、收藏馆、公保馆、地下交通总站遗址等,均镌有一副副楹联作品(也有部分诗词)。包括中国楹联学会李培隽会长以及蒋有泉、叶子彤、刘太品、方留聚、卢晓、周游等全国和江苏楹联名家都为李巷题了联。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为李巷题写了“苏南小延安”牌匾,并撰书了一副陈毅旧居楹联,另一副陈毅旧居楹联由江苏省原政协主席、江苏省诗词协会会长蒋定之撰、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书。另外,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徐红少将等人也为李巷创作并书写了诗词等作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李巷红色文化的融合,更加相得益彰,也给一批批来此学习参观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京溧水红色李巷楹联(诗词)选粹
苏南小延安
朱文泉书
牌坊之一:
利锋削寇,敌后岂无大手笔;
名将点兵,苏南且看小延安。
周游撰 刘云虎书
牌坊之二:
跃马横戈,欣领略铁军风范;
寻踪追忆,好传承红色基因。
袁裕陵撰 陈克年书
陈毅旧居之一:
大风歌虎帐;
骤雨见龙韬。
朱文泉 撰并书
陈毅旧居之二:
白马红村藏故事;
江南岭下忆元戎。
蒋定之撰 孙晓云书
江渭清故居:
江南驰骋唯龙骏;
苏地炳煌有渭清。
李培隽 撰并书
钟国楚旧居:
锐旅丹心开晓色,
林塘绿水驻春云。
曹茂良 撰并书
梅章旧居之一:
人若红梅彰气节;
地垂青史焕文章。
刘太品撰 孙业华书
梅章旧居之二:
梅斗漫天雪;
章书一室春。
魏艳鸣撰 陈以苏书
李坚真旧居:
江南遍赞真廉洁;
陕北曾呼不简单。
袁宗翰撰 冯震书
抗战纪念馆:
李巷腾龙,苏南抗日奋英杰;
群山证史,天下同心怀铁军。
蒋有泉撰 李海涛书
抗日战争收藏馆(今声):
铁证桩桩留史鉴;
丹心耿耿铸国魂。
李忠云撰 翰公(胡燕生)书
十六旅食堂:
且忆于戈作器;
更思以食为天。
叶子彤撰 王从利书
红色餐厅:
斟竹叶犹思劲节;
缅前贤切记光盘。
方留聚撰 郭传良书
抗战公安保卫馆:
谁以铁肩担国难;
我持金盾葆民安。
刘建平撰 如音书
团史馆:
瞻红色青年团史;
歌中华英烈乐章。
蒋光年 撰并书
培训中心之一:
枪声在耳,忆苏南故事;
金句提神,传红色基因。
卢晓撰 邢曼丽书
培训中心之二:
丹心赤帜曾辉昔;
正气雄风仍育今。
孟茂华撰 李辉书
大培训教室之一:
苏南赤帜迎风展;
李巷军威逐浪飞。
倪进祥 撰并书
大培训教室之二:
英雄辈出河山幸;
薪火长传家国昌。
曹福华撰 高瑞生书
游客中心之一:
游客心驰红李巷;
铁军光照小延安。
谷万祥撰 魏忠发书
游客中心之二:
白马战旗曾驻;
铁军史迹长留。
王庆农撰 智为(郁胜天)书
老李匠理发店:
李家毫末业;
红色顶头人。
陈凤桐 撰并书
剪纸馆:
剪成李巷千重锦;
听取军威百姓声。
汪星群撰 周金陵书
红色书店:
红色诗文炳正气;
铁军风骨励初心。
曹永森 撰并书
二号店面:
遥映连天烽火;
激扬抗日风雷。
江海撰 翰公(胡燕生)书
李巷照相点:
昔日烽烟垂史册;
今朝影像启鹏程。
高树军撰 尹亚进书
政协人家:
血肉长城身御侮;
功勋统战志安邦。
俞可淼撰 刘跃进书
交通站之一:
转接送迎皆战友;
东西南北汇军情。
金立安撰 吕明亮书
交通站之二:
生死系蓬屋;
去来连党心。
高安宁撰 宋谦书
交通站之三:
屋小雄心远;
地偏情报多。
曲卫猛 撰并书
交通站之四:
小院来人多信使;
大军传令有交通。
孙立潭 撰并书
制茶坊:
战火靖时旗映日;
香茶品罢腋生风。
吴亚卿 撰并书
艺术沙龙:
行间看铁军阵仗;
画里听战马嘶鸣。
毛乐耕撰 杨金保书
礼品店之一:
圣地思前辈;
奇珍寄后昆。
金履镇撰 王顺婫书
礼品店之二:
李巷深情迎上客;
铁军无畏拓中华。
陈德荣 撰并书
时光杂货铺:
时光碎片集成铺;
红色基因传至今。
史烨撰 杨金保书
附诗词数首:
纪念馆诗:
铁军东进叶流丹,扬起冲天旗一杆。
冷月祠堂筹战局,热肠巷陌扎营盘。
墙门斑剥标公署,村口宽平筑将坛。
陈毅曾拴千里马,苏南此地小延安。
徐红 诗并书
叶园春 • 溧水李巷瞭望台
抗日熊熊炮火,除奸济济英贤。瞭望台前山郁郁,指挥所外水潺潺。陈江钟李神明策,党政军民鱼水连。名城媒体颂,儒将史书传。
红色旅游首选,豪情陶冶同酣。听歌声、五洲四海柔和,中外年年。观舞影、百态千姿靓丽,男女翩翩。福临红李巷,春满小延安。
谢孝宠词 徐大进书
满目烽烟,遥岑津渡。青梅煮酒求真处。孤灯夜雨到新桥,访民问苦湖山暮。
剑胆琴心,才情侠女。坊间回荡童声曲。芝山化险助云飞,征衣巷陌千秋誉。
刘晓《踏莎行》词并书
李坚真旧居诗词:
斗室烛光明漏夜,减租减息率黎民。
誓驱倭寇女豪杰,重任担肩第一人。
高玲诗 成正明书
交通站诗词:
一站能教八面通,既凭唤雨更呼风。
赴危却似无人境,全在机关巧设中。
吴兰卿诗 卞之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