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5月4日,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盛泽镇山塘社区、盛泽镇老年大学和东秀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吴江丝绸‘五朵金花’四十二年后再聚首”的公益活动,昔日的五位女挡车工——“五朵金花”在吴江大地上再次绽放。
陈元元(前排左)、钱福珠(前排右)、沈建兰(后排左)、马芸芸(后排中)、陈菊花(后排右)
1983年12月,盛泽新华丝织厂挡车工钱福珠,新生丝织厂挡车工陈元元,新联丝织厂挡车工陈菊花、沈建兰和新民丝织厂挡车工马芸芸在全国织绸操作能手技术比赛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在山东青岛举行的全国织绸操作能手经验交流比赛大会,当时影响很大。她们后来被老百姓誉为吴江丝绸行业的“五朵金花”。这张当时的合影照片是她们回来后相约在盛泽古镇的向阳照相馆拍摄的。
陈元元(前排左)、钱福珠(前排右)、沈建兰(后排左)、马芸芸(后排中)、陈菊花(后排右)
盛泽镇是中国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历史上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闻名于世,有“绸都”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盛泽的丝绸业飞速发展,在上世纪被誉为“华夏第一镇”。2019年度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9名。在盛泽丝绸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涌现了大批的操作能手和劳动模范,“五朵金花”是杰出的代表,也是中国纺织系统工匠精神的时代体现。
(1983年12月荣获操作能手时的陈菊花才19岁,是“五朵金花”中最年轻的)
“今年3月28日,吴江区丝绸协会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建设盛泽丝绸文化雕塑广场的决议》触发了我们的灵感,根据当年的一张照片,我们开始寻访‘五朵金花’并策划了本次活动。”东秀书院芦根荣介绍说,时代在变化,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价值追求不变。新时代更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五朵金花”在现场深情回忆了自己的工作历程。当年,她们崇尚劳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凭着一股子干劲、闯劲、钻劲,为时代镌刻出了“劳动最光荣”的生动注脚。在获得全国操作能手后,她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止步,钱福珠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还当选了党的十三大代表; 陈菊花先后获得了全国纺织业劳动模范和全国“三八红旗手”……“五朵金花”用她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织就出了丝绸业的黄金时代。
原吴江丝绸工业公司经理、吴江丝绸协会原会长蔡雪熊表示,“五朵金花”的“工匠精神”体现了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勤劳奋斗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劳动砥砺初心、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观。
“回首往事、建设盛泽丝绸文化雕塑苑,就是为了不忘初心,让盛泽的人文精神和丝绸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吴江区丝绸协会会长董东立表示。
会上,来自盛泽镇文联、吴江书院联谊会等社会各界代表对“吴江丝绸‘五朵金花’四十二年后再聚首”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新征程上,要继续发扬“五朵金花”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精神,以昂扬的姿态、进取的态度谱写新时代劳动者之歌。真可谓:
榴火初燃柳色新,东秀书院聚耆英。
昔时金蕊绽芳华,今夕银丝映月明。
四秩韶华织锦绣,五姝丝路守初心。
鹤发丹心春未老,再续绸都山海情。
(芦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