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的五四记忆:八十年代的青春答卷
2025-05-04 13:4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周建明  
1
听新闻

  站在 2025 年的五四青年节,望着街道上穿梭的年轻身影,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四十多年前的八十年代。那时的我,作为一名事业单位的团支部书记,在岁月的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青春篇章。那些在五四青年节挥洒的汗水与激情,不仅塑造了我个人的成长轨迹,更蕴含着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前行的道路。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神州大地,整个社会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在我所在的事业单位,48 名团员青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理想,汇聚在一起。每当五四青年节临近,筹备活动便成了团支部工作的重头戏。我们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青年职工的热情,凝聚集体的力量。

  歌咏比赛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青年们用嘹亮的歌声,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在活动室里久久回荡。大家齐心协力,反复排练,只为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风采。那种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劲头,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与力量。

  时政与业务及团工作知识竞赛,则为青年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业务知识和团的工作理论,在竞赛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青年职工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关注时事、积极进取的精神。

  拔河比赛和诗朗诵比赛同样精彩纷呈。拔河场上,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青年们用团结和力量诠释着拼搏的精神;诗朗诵活动中,大家以深情的朗诵,或演比赛来表达对青春的赞美、对梦想的执着。这些活动,既丰富了青年职工的业余生活,又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除了这些文体活动,我们还开办了夜校函授班。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青年们对学习的渴望无比强烈。夜校里,大家白天忙碌工作,晚上孜孜不倦地学习知识,提升自我。这种求知若渴的精神,正是八十年代青年的真实写照。

  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青年职工们思想的纯洁和对集体的热爱。他们没有太多的物质追求,一门心思扑在工作和学习上,为了集体的荣誉和个人的进步不懈努力。正是这种纯粹的信念和热情,让我们的团支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并最终获得了团市委授予的 “先进基层团组织” 称号。我个人也因此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被提拔为镇团委副书记。

  然而,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代的变迁,我最终离开了团工作岗位,选择下海经商。起初,我也曾对自己的选择感到迷茫和不安,但很快发现,在共青团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成为我经商路上的宝贵财富。那些组织活动时培养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管理经验,以及在与青年们相处中学会的真诚与担当,都在商业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那段难忘的五四岁月,我深深体会到,青春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享受,而在于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贡献。八十年代的我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精神世界却无比富足。我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为时代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如今,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但五四精神的内核却始终如一。无论是八十年代的青年,还是当下的年轻人,都应该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理想、勇于担当、不懈奋斗。青春的意义,不仅在于拥有美好的年华,更在于如何利用这段时光,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正能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当代青年能够从我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曲折,只要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辉煌业绩。

  五四青年节,不仅是一个纪念的日子,更是一个激励青年奋勇前行的日子。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谱写青春的壮丽篇章!

  (周建明)

标签:青春;五四青年节;青年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