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9月3日,启东市召开乡村振兴渔业示范区规划项目汇报会,研究讨论示范区内高效生态养殖基地、池塘生态化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情况,对推进渔业示范区建设作了具体工作部署。
乡村振兴渔业示范区建设是推进沿海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对引领该市及至全省水产养殖的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渔业在启东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至关重要。从地理位置看,启东地处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水,拥有178公里江海岸线,因此有着得天独厚的水产资源。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深入实施,启东立足自身特色水产养殖产业,持续引进优质项目,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启东市以东海镇、近海镇为核心,注重政策扶持,坚持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产业。2020年,启东海水养殖面积达到18121公顷,海水养殖产量达到119514吨。位于东海镇的黄海滩涂公司占地总面积22000亩,养殖净水面13500亩,主要养殖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文蛤等海产品,采用多品种混养模式,每年产品总量3400吨,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
在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产业的同时,启东在惠萍、寅阳等镇同步发展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一龄蟹种养殖项目。截至2020年,启东拥有淡水养殖面积4510公顷,淡水养殖产量34776吨。近年来,启东市出台政策支持稻渔综合种养,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采取稻渔共作、轮作的形式增加水产品的养殖产量。这一新型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解决启东近海养殖空间受限以及海洋捕捞总量下降等现实困境,实现水产品稳产保供。
在发展养殖产业外,启东的配套服务保障也逐渐完善。启东从渔民角度出发,从畅通销售渠道入手,立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加强水产品加工和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水产加工企业157家,交易市场10个,水产品加工量达9.8万吨。同时,为提高渔业生产产值,启东市积极鼓励发展渔业加工及流通产业。位于吕四港镇投资20亿元的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已签约,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大型现代化冷链仓储及加工区、综合商务及电商区、水产品展示及交易区等完善的功能区,可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持续保持启东渔业集中加工区优势。
通讯员唐凯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