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来,南京市浦口区司法局聚焦老年群体法治需求与生活难题,通过开展“一张防护网、一站式服务、一人一方案和一系列活动”,共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228次,提供法律援助37次,办理119件公证,走访辖区11名老年社矫对象70余次。
一是织密“一张防护网”,守好“钱袋子”打击涉老诈骗。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线上依托“浦口普法”微信公众号和76个“法润民生”微信群,通过“以案释法”栏目发布投资理财、以房养老、代办社保、养生保健等9种常见诈骗类型。线下丰富活动形式,组织1216名“法律明白人”深入老年活动中心、小区广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表达方式,设置宣传台、发放图文手册、开展案例宣讲会,进一步传递维权意识、增强研判能力。同时,联合派出所定期排查涉老纠纷隐患,建立赡养纠纷、财产争议等矛盾台账,做到早发现、早介入。
二是打造“一站式服务”,捂热“心窝子”温暖暮年心田。今年已完成4家法律援助工作站提档升级和1家品牌化工作站打造,站点覆盖率达95%,持续打造“老年人维权”等特色品牌站点,提供延伸服务、延时服务等“暖心措施”。依托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远程公证办理服务点,有效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往返奔波难题。各服务点设有专职公证辅助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负责远程公证业务辅助办理,做到公证内容、流程全公示。5月15日,当事人毛某因年迈且身患中风导致出行困难,公证员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全程仅用一小时便办结房产委托公证所需手续,超高工作效率获得毛某称赞。
三是实施“一人一方案”,心系“桑榆晚”关爱社矫对象。推动各司法所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打造“一街一特色”教育帮扶品牌,通过常态化道德法治教育帮助老年社矫对象融入社会。针对老年社矫对象身体状况差、法律意识薄弱、家庭支持不足等特点,制定“一人一策”矫正方案。每月进行一次实地走访,一方面,围绕法律法规与社区矫正管理要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鼓励其以积极心态接受矫正、融入社会;另一方面,细致了解老人生活状况、健康情况,倾听其面临的困难与需求,留下联络方式并承诺及时回应合理求助,给予心理疏导与实际帮助,缓解其因矫正身份产生的焦虑情绪。
四是开展“一系列活动”,守护“夕阳红”乐享文化养老。秉持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理念,为社区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保驾护航。星甸司法所、汤集村等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成立检查组,对辖区敬老院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逐一检查消防通道通畅情况,清理走廊障碍物,确保紧急疏散路线畅通。桥林司法所在兰花塘社区“悦兰书屋”设立法治图书角,配备法律、养生等书籍2000余册;在刘公村开展智能手机培训,助力跨越“数字鸿沟”;在百合社区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关爱老年心理需求。汤泉司法所在金泉社区开展“银龄心动力 悦享夕阳红”主题活动,组织老年人集中观看江苏省“红十字博爱送健康”健康科普知识公益云课堂,帮助老年人学会自我调适,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挑战。
(徐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