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宏斌:建议完善基础教育人工智能课程
2025-02-25 21:5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陈月飞  
1
听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陈宏斌:建议完善基础教育人工智能课程

  最近,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热。这几天,担任江苏小学《信息科技》教材分册主编的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第一小学督导室主任陈宏斌,正和教材作者团队一起,讨论如何把最新的AI发展态势充实进教材。

  “除了自己用,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让孩子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系统地学习人工智能。我感觉,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将成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举措。”陈宏斌认为,未来孩子们既要“学人工智能”——学习有关人工智能的知识,也要“用人工智能学”——用人工智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这些思考来自与团队的碰撞,也来自工作实践。在这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兴起之初,作为信息科技课任课老师的陈宏斌就主张,基础教育课程应当引入AI教育,将算法思维纳入课程标准。他身体力行,带领团队开发了“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实验室建设标准”,在五年级教材中新增了人工智能基础模块。“比如,我们课堂上引入人脸识别实验,学生们用图形化软件编写程序,实现了简单的人脸检测。”陈宏斌注意到,当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更偏重于技术。为此,他在教学中组织了“AI伦理辩论赛”,孩子们围绕“智能监控与隐私权”展开了激烈讨论。探索正在开花结果,他所在学校学生去年在省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12个奖项,五年级学生通过图形化编程操控机械臂完成抓取任务,作品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课程的实践引发了陈宏斌对人工智能教育进中小学的进一步思考。这几天除了编写教材,他还在完善一份准备带上今年全国人代会的建议。“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体现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不足等方面。”陈宏斌针对性建议说,制定统一且具有一定差异性的课程标准,改善实验条件并给出差异化建设标准,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知识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各地各校实际,鼓励课程与教学创新,让学生受到更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教育,培养更贴近未来的创新人才。

  当人大代表这三年,陈宏斌一直非常关注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最近春季学期刚开学,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在落实“每天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15分钟课间”的要求,早已在学校组建“铁军少年足球队”的陈宏斌对此深感赞同。但他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的体育资源尚不足以落实好新要求。比如,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校,体育设施落后、器材匮乏;部分学校由于编制限制、薪酬待遇等因素,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体育教师。

  “尤其是像专业教师缺乏等问题,并非短时间内就能解决,引入社会体育力量,不仅能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而且可能抓出特色。”陈宏斌打算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建议,发掘社会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企业等拥有的丰富体育资源,助力新要求落地。

  (记者 陈月飞)

标签:人工智能;陈宏;信息科技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