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方志文化让“开学第一课”异彩纷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各地中小学生开学报到的日子里,江苏各地充分利用方志资源,为学子们上好“开学第一课”,增强青少年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乡情怀。
观看省情影像志
留住乡愁记忆,厚植家国情怀
“开学第一课”,江苏徐州、无锡、宿迁、淮安等地中小学生,不约而同地观看了江苏省情影像志系列篇,厚植桑梓情怀,赓续家乡文脉。
在新沂市窑湾镇中心小学,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牵头拍摄的江苏省情影像志《窑湾:水城商都》,为学生们送上了一场乡土文化盛宴,让乡情乡音徜徉在孩子们心田。学生们表示,观看窑湾影像志后,对家乡历史文化、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有了更深层次了解,今后会加强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学习。
在宜兴市张渚小学,江苏省情影像志《祝陵:梁祝故里 洞天奇观》犹如一扇窗,将张渚镇祝陵村独特而深厚的地方文化呈现在学生眼前。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梁祝故里,在领略洞天奇观雄伟壮丽的同时,感受家乡的美丽,汲取文化传承的力量。
在宿迁市洋河新区,全区十余所中小学在线观看江苏省情影像志《洋河,一镇堪将天下醉》,万名师生、家长同上“开学第一课”。家乡地情文化走进教室,激发了年轻一代学史探源的兴趣与热情。
此外,东台市安丰镇中小学、江阴市长泾镇河塘小学、淮安市淮安区平桥中心小学、无锡市惠山区玉祁中心小学、徐州市泉山区柳新镇实验小学等校学生,都通过江苏省情影像志近距离感受了家乡风貌,了解了家乡的古今过往。“开学第一课”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促使方志所载的地域文化、价值意义、乡土乡情焕发光彩。
开展“方志文化校园行”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新学期伊始,徐州、镇江等地的地方志工作机构纷纷走进校园,挖掘利用红色历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方志文化活动,助力同学们上好“开学第一课”,传承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培养新一代革命事业接班人。
新沂市史志办联合春华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赓续家乡文脉 传承红色精神”活动。市史志办向春华小学赠送历年来编纂出版的《新沂市志》《中国共产党新沂历史第二卷(1949—1978)》《新沂市红色印迹》《新沂年鉴》等史志书籍,播放红色视频《追寻老兵足迹》,党史专家专题讲述阎溜支部、沂河战斗等新沂党史故事,为学生们献上了一道开学思政“大餐”。
“以前都是从书本上了解‘十人桥’的英雄事迹,感觉距离自己很远,现在面对面听到老师讲述,心里很震撼,为新沂有这样光荣的革命历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活动现场,一名小学生说。
镇江市史志办走进宝塔路小学,开展“史志‘镇’有益”校园行活动。镇江市史志办以《镇江党史上的四个第一》《这些烈士活在镇江的地名里》为题,向全校师生介绍了“镇江第一个中共支部”“第一个镇江籍中共党员”等镇江红色文化和镇江籍烈士的英勇事迹。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向榜样看齐。
“方志流传绵延千载,贵在史识,重在致用。”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全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将继续依托自身资源,结合乡情地情实际,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载体,向社会及时转化和普及地方志编修成果,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通过地方志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脉,赓续文明薪火。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