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 博物馆演绎“文化+”新篇章
江南时报讯 今年,全球瞩目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再次吸引人们的目光。南通市富美帽饰博物馆作为这场文化盛宴的重要参与者,携手众多单位,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展现了博物馆在教育和研究领域的成果。
活动期间,南通市富美帽饰博物馆紧扣“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主题,不仅策划了非遗进景区、艺术跨界展览等多项活动,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这场文化狂欢中来。
“流彩与织造——唐承华《移动花园》装置艺术展”
非遗进景区
传承与创新共舞
5月19日恰逢“中国旅游日”,南通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暨“欢享五月 乐游通城”文旅促进活动同步启动。以“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的第十届“南通非遗集市·非遗进景区”活动,在南通市富美帽饰博物馆博艺楼内举办。
本次活动由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领衔主办,南通市文化馆、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研究会等单位联合承办,南通市崇川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以及富美帽饰博物馆共同协办。
活动汇聚了几十家代表南通文化精髓的非遗项目,其中不乏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仿真绣以及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瑰宝。同时,南通玉雕、南通丝绸剪贴、南通薄荷油提炼技艺、通派盆景技艺等非遗技艺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加亲近传统文化,现场还特别引入了南通剪纸、灯彩、棕编、竹艺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非遗技艺。
此外,活动还融合了南通地道的美食文化,如四宜糕团、全素茶食、草鞋底、西亭脆饼、猪头肉、狼山烧鸡、花露烧酒等南通特色美食,使市民和游客在品味传统艺术的同时,也能尽享美食盛宴。
此次活动展现了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化,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更展现了南通市在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
流彩与织造
艺术与时尚的碰撞
5月19日下午,南通市富美帽饰博物馆“流彩与织造——唐承华《移动花园》装置艺术展暨青年画家与帽仕汇跨界艺术展”璀璨启幕。这场展览自5月18日持续至6月30日,由南通市文联指导,崇川区文旅局支持,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与南通市富美帽饰博物馆携手策划,旨在通过艺术的多维度交融,引领观众领略视觉审美的全新境界。
本次展览汇聚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唐承华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移动花园》艺术装置,以及26位才华横溢的青年画家的百余幅佳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画作不仅展现于画布之上,更以独特创意融入帽仕汇品牌的帽饰之中,打造出百余顶独具匠心的艺术帽饰。这些作品以绚丽的色彩、非凡的材质和丰富的形式,展现了艺术、时尚与设计之间的跨界融合,旨在激发观众对创新思维的无限热情与灵感。
作为此次展览的核心推动者和艺术教育的积极倡导者,艺术顾问唐承华对艺术与帽饰等多元媒介的未来合作寄予了厚望。而出品人孙建华作为富美帽饰博物馆的创始人,对参与展览的青年画家表达了深切的感激之情,并对他们在服饰文化领域中带来的创新与变革给予了高度赞誉。
第十届“南通非遗集市·非遗进景区”活动
FAD三人行
时尚、艺术与设计共话未来
活动当天,随着“流彩与织造”艺术展的盛大启幕,富美跨界论坛“FAD三人行——时尚、艺术与设计缺一不可”亦同步拉开序幕。本次论坛邀请了时尚、艺术、设计三大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行业代表,共话三者的交融之道与共生之美。
Fashion(时尚)代表孙建华,南通富美服饰有限公司、上海帽仕汇品牌创始人,南通市富美帽饰博物馆馆长。作为“中国国际帽饰设计大赛”和“920中国帽子节”的倡导者,他曾获“中国帽饰文化传播贡献奖”,其独到的时尚见解引领着帽饰文化的潮流。
Art(艺术)代表唐承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秘书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唐承华教授的艺术成就卓著,其多年来的创作跨越版画、油画、装置、陶艺、设计等多种艺术领域,作品个展超过40场,联展百余场,展现了艺术与时尚的完美融合。
Design(设计)代表张同,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及设计艺委会主任,同时担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张同教授凭借深厚的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为设计领域的发展贡献了卓越的指导和智慧。
在本次论坛中,三位嘉宾通过精选案例,深入探讨时尚、艺术与设计三者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梳理出不同领域对这三者的独特侧重点和融合方式。同时,他们还就三者在发展中的先行者、主导者与串联者角色展开对话与讨论。论坛现场设置互动环节,并通过直播将这一思想盛宴分享给广大线上观众。
本次“5·18”系列活动不仅展示了南通市富美帽饰博物馆在文化教育与研究方面的深厚底蕴和创新能力,更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创新者,南通市富美帽饰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博物馆的力量,为时尚、艺术、设计注入新的创意和活力,为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吴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