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花开,向春而生。5月5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品,江苏大剧院原创音乐戏剧《花开的声音》在宁温暖唱响。记者了解到,《花开的声音》改编自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长篇报告文学《让我护佑你的心:“心佑工程”纪实》,聚焦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组织发起、专门救助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健康帮扶项目——心佑工程,通过合唱与戏剧的形式,讲述“心佑工程”团队免费救治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传递大爱仁心的感人事迹。
藏族女孩扎西拉姆发来喜报说考上了大学,马智辉和曼拉杰分享家里盖新房子的喜悦……让这些孩子重获新生的,正是几千公里以外的一群江苏医护人员。自2014年成立以来,“心佑工程”团队怀医者仁心,远赴新疆、青海、西藏、贵州、陕西等14个省(自治区),行程100多万公里,义务筛查15万余人,救治困难患儿1700多人,让一个又一个家庭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从对口健康帮扶、边远乡镇筛查、基层医生培训到心超医生培养、困难患儿救助,团队的每一步都走得步履坚定,每一次再出发都点燃了“先心”救治的星星之光。看到十年来的善举被改编为音乐戏剧登上舞台,“心佑工程”团队带头人李庆国感慨万千,“通过现场这么热烈的掌声,我也能够体会到观众的感情、医生的感情是相连的,人类美好的感情是相通的。”
“看,那一道光!花儿也笑了……”《花开的声音》以“花儿”作为音乐主题形象,借鉴青海当地“花儿”民歌为音乐元素,以儿童纯真的声音和青海方言引出主题旋律。该剧作曲蔡东真形容其为“希望、阳光、清新、力量”的作品。看完演出后,该剧编剧、作词蔡佳涵感慨:“纸上得来终觉浅,合唱团表演带来的穿透力、感染力散发出艺术的无穷魅力。童声的真挚以及青年合唱团员们眼中的热望皆令人动容。”
开篇的《春归》篇章奠定全剧温暖、大爱的主基调;《花儿与大地》给观众带来春风般的精神滋养;《旷野的歌》表达对生命最深情的礼赞……《花开的声音》导演赵超表示,音乐戏剧是一种新的体裁,创作团队将音乐可以表达情感的部分融在合唱里,让戏剧可以冲击人心灵的部分融在台词里,运用舞台上的装置设置、灯光、音响等多媒体的配合,让观众“耳朵很享受,心灵也备受感动”。
“花开的声音,是生命的声音、时代的声音、未来的声音。”长篇报告文学《让我护佑你的心:“心佑工程”纪实》作者张茂龙认为,用音乐来表现深刻、宏大的主题是一种创新,脍炙人口的歌词和旋律打动心灵,借此形式也能让孩子们更好接受教育。
本场演出为江苏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江苏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项目,由江苏大剧院童声合唱团、江苏大剧院爱乐合唱团、南京医科大学天元之声合唱团共同演绎。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表示,江苏大剧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持续讲述着属于江苏的历史、人文故事,展现着江苏这块文学沃土孕育的硕果,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和民族精神的人物,探讨着凝结时代理想的哲思。“音乐戏剧《花开的声音》的创作,依旧聚焦江苏本土题材,在了解到‘心佑工程’团队的帮扶事迹后,我们皆备受触动,深感以文艺创作为载体、聚焦‘时代楷模’并弘扬其精神,是我院的荣幸,也是使命担当。”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江苏大剧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