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芳华 南博打造引领性文化客厅
2023-11-07 10:0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记者 钱海盈  
1
听新闻

  芳华90年,不忘初心,逐梦前行。南京博物院,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2008年2月8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变的初心,为社会、为公众提供最温暖、最贴心的文化服务”,是南京博物院坚持不懈的目标和追求。南博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南博的公众服务工作依托丰富的院藏资源优势,立足协同省内乃至全国博物馆共同发展的使命,将为公众带去全新的文化体验。

  推出特别展览 诠释中华文化

  南博于11月7日起推出两大特展,分别为“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九十年春华秋实—— 南京博物院的珍藏”特展,两大特展的展期均持续至2024年1月。

  “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全时空、全地域、多视角展示中华玉文化的发展过程,着力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由南京博物院联合国内40多家考古、文博单位,集中展示汇集来自全国各地考古出土、传世馆藏的顶级玉器艺术品,约600余件(组),其中,很多都是“镇馆之宝”,将打造一场极致的玉器盛宴。出土于黑龙江小南山遗址的玦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玉器之一,从小南山文化至龙山文化、从二里头文化至东汉,从三国至清……多个考古学分期、多个历史时代的玉器将在南博异彩呈现,为公众展示万年中华玉文明的灿烂历史。

  “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特展通过90组200余件珍贵文物,以九十年院史发展脉络为线,以四十余万件藏品收藏史为纲,从建立、传承、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九十年发展史上的人、事、物。以此铭记为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而付出辛勤努力的文博行业前辈,也激励当下的南博学人,牢记肩负的重任,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大会前,南博也向公众呈现了一批优质展览。其中,“南京博物院建筑营造史展”2023年1月23日起在民国馆展出,是南京博物院2023年贺岁和迎接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双重展览。该展览以时间为脉络,以南京博物院院藏档案为主,并参考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相关资料及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相关照片、图纸、文稿等资料的陈列,介绍90年间南博的建筑营造史,是南京博物院院史的重要组成和辉煌篇章。中秋、国庆“双节”前夕,“五大艺术展”在艺术馆联袂上线,展期均为6个月。“五大艺术展”展现了一系列珍贵的艺术品和文化遗产,展现了古今交融的书画艺术,让观众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感悟精妙绝伦的金陵山水,体会优雅动人的艺术魅力。

  为推进科技赋能,提升互动体验,大会期间,南博还特别推出西汉错银铜牛灯3.0和西汉金兽2件“镇院之宝”的“物华天宝3D文物数字魔方”。经过三次迭代改进,这两件文物数字魔方操作更加灵敏、展现更加多样化、解读更加全面。今年2月起,南博特别推出“物华天宝3D文物数字魔方”。数字魔方通过三维复原“镇院之宝”,让观众感受更真实、更立体的文物视觉效果,如同身临其境般提升观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目前,南博共推出7件“镇院之宝”的文物数字魔方,让观众更加直观、形象地感知和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既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承,也更好地弘扬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焕新馆舍建筑 守护历史积淀

  2013年以来,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已实施10年。“老大殿”是南京博物院建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老大殿”的建筑主体为九开间庑殿顶仿辽宋风格大殿,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为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大会及节假日参观热潮,南博积极筹备并开展环境提升工程,优化场馆公共基础设施,于今年5月启动“老大殿”修缮工程,工程局部揭顶、重点修复,主要解决大殿琉璃瓦损坏、油饰剥落、门窗变形等问题。工程历时65天,7月竣工后的“老大殿”焕新呈现。在此基础上,今年以来,南博还稳步实施了院区绿化提档升级工程、安消防提升改造等系列工程,增绿添彩,为游客创造优雅环境。

  策划公众活动 奉上独特体验

  南博还为“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两大特展准备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展览配套社教活动,面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采用导览、朗诵、乐舞、手工制作、故事演绎等多种方式开发了十多项社教活动,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玉文化的魅力。从斜玉旁的汉字到含玉的古诗词;从琢、磨玉形到雕刻玉纹;从欣赏美玉的温润到感受“玉有五德”;从“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到“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精彩纷呈的活动让观众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多元统一、崇礼尚德的如玉品格,感受到玉如何成为我们民族和文明的精神内核。“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展览配套社教活动以院藏文物为切入点,围绕南博九十年的赓续发展,结合南博“一院六馆六所”架构,分龄分众,开发了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有以“六所”为主题的探索式夏令营,以讲述南博建筑为主题的实践类活动,还有以南博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题的朗诵、宣讲类活动……让参与者尽可能多角度地了解南博历史,读懂南博故事,体会南博学人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和服务公众的立院初心。此外,南博还开展有90周年“我与南博的故事”主题绘画、征文比赛,鼓励观众用色彩和线条展现南博的珍贵文物以及在南博的所见所闻,用文字的力量讲述与南博的邂逅、感悟和独特的体验,表达对南博、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升级数字门户 赋能东方美学

  南博还将数字科技与东方美学融合,全新升级符合国际一流博物馆的数字化对外门户,于大会后正式上线。公众只需简单在微信端搜索小程序:“南京博物院”,即可获取便捷的全流程游客服务。小程序整合预约购票入口,实时获取展览信息,通过地图导览以及场馆客流情况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参观指引。公众更能在线购买南博网红文创商品,使神秘瑰丽的历史面纱缓缓揭开,将数字科技与东方美学经典融合。进入全新的南京博物院小程序,古雅厚重的南博元素徐徐展现:镇院之宝「错银铜牛灯」活化在眼前;「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史诗级大展序幕即将在小程序同步拉开;网红文创冰箱贴「芙蓉石蟠螭耳盖炉」等文创产品,在文创商城等候下单,萌萌的南博“网红”文物小金兽数智IP形象等待着与公众邂逅。

  首发出版物 延续学术传统

  此外,南京博物院作为一座集保护、研究、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历史艺术综合性博物馆,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此次系列活动期间,南博特别编纂出版5本刊物。《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为“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图录,是了解玉文明的窗口,更是一份珍贵的收藏品。图录浓缩近万年玉文化发展史,收录340余件(组)出土及传世玉器,通过图像与文字的双重视觉呈现,讲述万年的玉器传承故事。《九秩筑迹:南京博物院营造史》为“南京博物院建筑营造史展”图录。全书在对南京博物院建设缘起和沿革概述的基础上,以地理区位和建筑组团为专题单元,以时间和发展为线索,展开了南京博物院营造史的画卷,介绍了九十年间南京博物院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逐光而行——南京博物院发展历程(2013—2022年)》集中展示自2013年南京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十年来的工作理念和发展历程,梳理总结南博在展览展示、公众服务、典藏征集、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十年繁花开:南京博物院的展览(2013—2022)》梳理总结了南京博物院近十年的展览,集中展示了南京博物院以器藏礼续文脉,以展为媒润人心的实践。《南京博物院论文选编(2013—2022)》为南京博物院在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文物学、艺术学等领域的部分论文集。

  当前,南京博物院将牢牢以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为目标,推出更多陈列展陈、研学体验、文创展示等精品展览和新型业态,努力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有品味的引领性文化客厅。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标签:南京博物院;玉器;文物
责编:钱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