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国画作品展在宁开幕
万千气象咫尺间
气势磅礴的《观山海》、温婉灵动的《惠风》……当代江苏的中国画界人才济济,佳作纷呈。10月29日上午,文脉赓续——江苏中国画作品展在南京凤凰艺术馆正式开幕,展出了近六十幅江苏中国画名家力作。
展览由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和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联袂承办,展览持续至11月29日。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贞强在致辞中表示,举办本次展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际行动,对促进江苏中国画艺术领域传承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江苏中国画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希望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充分发挥功能优势,更好地为各位艺术家创作、出版、传播优秀作品服务,更好地为推动江苏中国画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务。”
“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守正创新的气象,和而不同的气象,万紫千红的气象,文雅文气的气象。”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以四个“气象”形容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他表示,出版是传承艺术的重要载体,是艺术传播的主力军,是传世的一个宝藏,“我们衷心希望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继续对中华艺术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希望今后文化艺术与出版界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实现创新发展。”
“无论是‘中西融合’‘拉开距离’,还是今天我们所提出的‘文明互鉴’或者是‘命运共同体’,其实是每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关注的美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赞表示,媒体传播对于艺术传承弘扬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只有我们媒体无差别的关注,才能从艺术这一鲜活的生命体当中获得最敏锐的态度。”
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在致辞中表示,这次江苏省中国画学会非常荣幸、非常高兴能够与中国第一大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合作。他说,这次展览的最大特点和亮点,就是作品的小尺幅。现在很多展览,由于美术馆展墙的高大,作品不由得越画越大,很不利于写意作品用笔的书写性。所以,这次展览反其道而行之,恰恰提倡小尺幅,体现了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的学术主张:守正与回归。回望中国美术史,那些熠熠生辉的伟大的作品,几乎没有超大尺寸的,如东晋的《洛神赋图》,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的《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元代的《富春山居图》……“小尺幅作品更能体现一个画家的书写能力、控笔能力以及他对格局的把握。画不在尺幅大小,在于气势大小,格局大小。我们倡导小尺幅,大格局,大气势,作品要能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学者专家开展了一场“传媒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画创作”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分别就媒介数字化发展与中国画的出版、传播和传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王赞担任学术点评专家,对“什么是中国画”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最新解读。他认为中国画不仅是有1000多年历史的水墨画,还包括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丹青壁画,当代美术家要自尊、自强、自立,在世界文明互鉴的框架下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高云表示,今天的研讨会是“巅峰对话”,未来,江苏中国画学会将进一步开放合作,要在更高的领域,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据悉,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中国画学会与江南时报承办的“江南文脉·中国画提名展暨研讨会”将于11月21日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开幕,就“如何传承江南文脉,传播囯粹艺术,体现文化担当”等话题进行研讨。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