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游与增强文化自信
2023-10-16 14:4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徐光献  
1
听新闻

  9月下旬,我随南京市淮北商会的部分乡贤到陕西旅游,开启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红色之旅。我们首站到达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

  我们住进宾馆后,立即乘车前往西安市淮北商会。商会的办公地点在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里。我们的到来,受到李金前会长(学院院长)等乡贤的热情接待。李会长是从家乡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高材生,获得了博士生和博士后学位。2000年初,李会长离开党政机关自行创业,一步步创办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李会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学院的校园、教学楼、实验室和学生宿舍等设施,大家对李会长的创业成就称赞不绝。李会长向我们介绍说,西安是教育之都,共有高等院校一百余所,其中985大学3所,211大学30多所,最有名的是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家商会领导在温馨的气氛中交流了商会发展情况和办会经验,大家诉说乡情,畅谈异地创业的故事和所在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每个人都受到深深的触动和启发。座谈结束,两地商会成员在学院门前合影留念。

  我们在西安游览的第一站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导游带领我们先后走进第一、第二、第三号坑参观,这里布满了规模宏大、排列整齐的兵马俑和车马方阵,仅是一号坑就陈列着6000多尊兵马俑,真是令人震撼,难怪被人们称为“复活的军团”“秦始皇和他的地下王国”。1987年,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又被誉为世界十大墓稀世珍宝之一。旅游旺季,每天接待游客多达6、5万人。据导游介绍,兵马俑坑只是开发出秦皇陵的很小一角。整个秦皇陵占地56、26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北京故宫,可称为天下第一大陵。1961年,秦皇陵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地下宝藏,国家决定暂不开发,对秦始皇陵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

  午饭过后,我们来到西安市另一个重要历史文化遗址华清宫景区参观。华清宫坐落在骊山脚下,虽然历经千年沧桑,仍然风景秀美、尽显华贵。

  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山而建,规模宏大,是一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温泉行宫,古代很多皇帝都在这里建造别苑。宫内有多个形状各异的汤池,最为有名的是海棠池,建于唐天宝六载(747)。因其形状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因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专供贵妃沐浴而建,亦称“贵妃池”。宫内另有“莲花汤”建于清代。1703年康熙西巡驻扎于此,1900年慈禧、光绪西逃曾两次驻跸环园于此沐浴。 1936年西安事变前蒋介石两次下榻五间厅,将此地作为行辕沐浴室。

  蒋介石在下榻华清宫五间厅期间,日夜部署“围剿”红军事宜。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均遭拒绝,张、杨无奈,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由此发生。1982年,五间厅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走出华清宫,我们乘坐观光车来到兵谏亭。该亭位于骊山半山腰虎斑石处。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东北军攻入华清宫,蒋介石仓皇逃上骊山并在此处藏身。兵谏亭成为纪念西安事变的标志性建筑,它引发人们对那段逼蒋抗日历史的回忆。

  晚饭后,我们来到西安大唐不夜城参观。这是一个5A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和全国示范步行街。走进开元广场,“千年古都”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再向前是唐太宗李世民和群臣们的巨幅雕像群,威武壮观。夜幕降临,华灯开放,灯光熣灿,五彩缤纷,近二百米的宽阔街道上人流如潮。身着唐装的姑娘们花枝招展,三五成群,飘然而至,给不夜城增添几分特别的美色,再现了大唐盛世的景象,让人们感受到时光的穿越。

  不夜城从开元广场到大雁塔全长3、4公里,街道两旁耸立着西安大剧院、西安音乐厅、太平洋影城、西安美术馆等宏伟壮观的文化场馆,还建有唐礼坊、唐食坊等不同业态的市场。街道中央设置着唐乐广场等数十座演艺舞台,这里每天晚上都会上演精彩的歌舞和秦腔剧等节目,台下聚集着欢乐的人群。不夜城的灯光秀将各式建筑和艺术完美结合,给游客带来美妙的视听觉享受。突然,我们听到“啊!啊!啊!”的叫喊声,原来是街道中央有一处喊泉设置,喊声越高泉水喷得越高。随着大家的齐声呼喊,喷出十多米高的水柱,令游客们兴奋不已,争相加入呼喊的队伍。夜幕下的大唐不夜城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又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人间天堂。

  从延安回来,我们又游览了西安古城墙和博物院,进一步加深了对西安历史文化的感悟。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城墙平面呈横长方形,东西长4256米,南北长2708米,外缘周长13、94公里。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奠基于隋唐长安皇城,距今已有1400年的悠久历史。西安城墙是世界历史最久远、形制最壮观、保存最完整的城墙。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我们从永乐门信步登上十分壮观的瓮城和城楼,饶有兴趣地打卡留念。导游带领我们沿着宽敞的城墙徒步行走,大家居高远望,一路欣赏着西安古城区风貌。

  陕西游的最后一天,导游安排我们到小雁塔和西安博物院参观。西安古城先后建筑三个皇家寺院,小雁塔就坐落在荐福寺内。小雁塔具有1300年的历史,是西安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是古代关中八景之一,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小雁塔因形似大雁塔,却规模小、建造晚,故而得名。距离小雁塔不远处即是西安博物院。虽然不是节假日,但是到博物院参观的人群排着长长的队伍。在博物院里,导游重点给我们介绍了西安古城建设历史、城区构成和主要出土文物等情况,让我们对西安的悠久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西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秦统一后,移天下富豪12万户于咸阳,使首都成为富倾天下的经济中心。汉唐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都城人口巨增。汉长安城有50万人,唐长安城则达到百万以上。汉代惠帝、武帝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增修,城垣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唐朝建立后,改名为“长安城”,都城面积扩大到84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如今大明宫、兴庆宫等遗址尤在,大、小雁塔依然高高耸立,见证了隋、唐长安的辉煌。从大量出土文物也不难看出首都长安的百业兴旺、物丰民安的生活景象。明洪武二年,徐达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今西安之名即来之于此。经过增修,明代城区面积又增加了三分之一,形成沿用至今的明清西安城。

  在西安,我们还考察了丝绸文化的发展历程。公元2世纪,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正式开通了欧、亚大陆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从西汉到隋、唐二千余年间,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时代,长安是当时这条通道上最重要的国际都会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使古丝绸之路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从古城西安出发的欧洲班列源源不断地驶向远方,促进了我国经贸事业的飞速发展。据了解,今年1至8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3477列,较去年同期增长31、9%,运送货物总量303、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7%,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西安国际港站已经成为我国中欧班列开行量最大的车站,目前已开通中欧班列国际运输干线17条,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自2013年开行首趟以来,截至今年8月31日,中殴班列(西安)累计开行19499列,是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西安已经跨上了经济总量的万亿台阶,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继续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

  为了见证西安的饮食文化,在西安旅游的几天里,我们跑遍城里有名的美食街区,一次次品尝西安的羊肉泡馍、裤带面、肉夹馍等特色小吃,亲身感受到西安饮食文化的无穷魅力。

  西安是一座承载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是既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底蕴的深厚令人称奇。它以无穷的魔力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西安是祖国的一颗瑰宝,是中华民族千年文明史的典范和见证,是我们为之自豪和骄傲的土地。游览西安,让我们更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繁荣,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出深深的爱国情怀。

  徐光献

标签:西安;华清宫;班列
责编:钱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