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报史馆一张老照片引发感人回忆
7月22日下午,南京鼓楼区吴江商会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宣告成立。会议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冒着高温,来到新华日报报史馆参观学习,大家一起探访党报红色基因,感悟百年党史,展开了一场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政治机关报,《新华日报》85年的光辉历程中,浓缩了党的革命史和发展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中华民族反抗外侮到建立新中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伟大历程。
跟随报史馆工作人员的讲解,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陆军,苏州市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荣,南京市鼓楼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宝军,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杨斌,南京市鼓楼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鼓楼区工商联书记岑继白等领导和嘉宾,参观学习了报史馆内“历史沿革”“在抗日烽火中诞生成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探索前进”“在改革开放中跨越发展”“在奋进新时代中担当新使命”等五个板块内容,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实物、互动等,感受到《新华日报》报史是一部爱国主义和红色教育教材。
在“在改革开放中跨越发展”区域,一张《江总书记急切奔灾区》的黑白老照片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原来,照片中的一位干部就是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陆军,时年48岁。如今81岁的陆军,看到这张珍贵的照片,非常感动,非常高兴,往事历历在目。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1年7月9日,江苏遭遇百年未遇洪涝灾害,电网设备受到严重影响,当时正是江苏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时候,江泽民总书记在省长陈焕友陪同下,先来到地处吴江县的太浦闸实地了解了泄洪情况,后又来到苏州市区胥门变电站考察灾情,亲自指挥电力抢修。当他得知在当地驻军大力支援下,这个担负全市近百分之五十供电任务的电站在被洪水围困10多天的情况下,10条1万伏输电线路始终畅通时,激动地说,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接着,江泽民又蹚着积水,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进市冶金厂职工宿舍。当看到在一层的住户房屋已被水浸泡时,他深情地对职工们说:你们吃苦了!现场洪水凶猛,大水挡住了去路,他毫不犹豫地蹚水走向被洪水围困的灾区……”陆军向江南时报记者介绍了32年前的抗洪救灾情景。
这张照片现场感强,人物表情生动:时任省长陈焕友手指前方,向江泽民同志汇报灾情时,江泽民同志不顾洪水湍急,加快脚步,满脸都是焦急与紧迫。
拍摄照片的是新华日报摄影记者王广林,他曾多次跟随拍摄江泽民同志视察江苏,其中《江总书记急切奔灾区》新闻摄影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吴江档案局大事记是这样记录的:1991年7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太浦河节制闸泄洪情况,并高度赞扬吴江人民顾大局开闸泄洪,为太湖流域抗洪救灾作贡献的高尚精神。
吴江官方媒体报道:1991年大水,使吴江损失4亿多元。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张梓扬 文 朱旭先 顾永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