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平台经济迅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些都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4月22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网络交易监管工作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江苏网络零售额10678.2亿元、同比增长10.2%,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今年一季度,江苏实现网络零售额2465.8亿元、同比增长24.3%。
来源:视觉中国
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规范有序的网络交易环境。“近年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强化网络交易监管执法,努力让监管‘长出牙齿’,全力促进网络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俊胜介绍,江苏强化电商平台监管,出台了《江苏省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规范》,建立了主体准入、商品准入、信息、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8个方面的47项责任清单。目前,全省90%以上电商平台落实了主体准入、商品准入等管理制度。针对网络市场虚拟性、跨区域性特征,着力推进部门、区域、政企之间协作联动,构建共治格局。与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合作上线“红盾云桥”“宁聚”“红盾京通”系统,及时在线提供相关违法经营者的主体信息、交易记录,累计发起在线协查7100起,大幅提升执法效能。此外,按照“与高手过招,首先要成为高手”的目标要求,江苏省着力针对800余名网监执法业务骨干培优培强,努力打造专业化队伍。2020年,省市场监管部门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13682条,查处网络违法案件2868件,罚没款3564.5万元。
记者了解到,江苏这支专业化的网监执法队伍“威力”不小。比如,无锡市市场监管局的专业队伍就查办了涉案金额超3亿元的某科技公司虚假交易“刷单炒信”案,涉及商家4.28万户,刷手3.76万名。
下一步,网络交易监管将“剑指何方”?记者从会上获悉,全国网络监管条线将抓好2021年十项重点工作:健全网络交易监管规则制度,加强网络交易监管执法,推进国家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建设应用,推进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全国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城市(区)工作,倡导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持续深化12315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切实做好商品交易市场监管,持续加强合同行政监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