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智慧交通成果显示:助力南京早晚高峰延误时间下降超10%
2021-03-25 10:20: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3月24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在南京举办的2021第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上了解到,去年8月,滴滴在南京落地了首个以浮动车轨迹作为数据基础的“智慧信号灯”项目。最新数据监测显示,自项目实施以来,高庙路和罗塘路路段,工作日早高峰平均延误时间下降12.34%,晚高峰平均延误时间下降15.32%。在停车次数方面,工作日晚高峰停车次数下降12.95%,早高峰下降14.73%。

  “以往的城市交通治理,都是等到事故发生、拥堵出现,才会去滞后思考如何治理。”滴滴出行副总裁丁能介绍,滴滴海量交通大数据,可以洞悉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行规律,上至常规非常规拥堵路段、热门商圈、事故黑点,下至职住分布、通勤规律、娱乐半径。这些数据可以挖掘交通问题本质,助力到城市交通规划、道路规划,甚至用地规划中,使得城市交通治理从“治病”到“防治”。

  据了解,滴滴智慧交通团队已经连续两年深度参与到南京马拉松的大型赛事交通保障的工作中。交通实况仿真预测、交通信号控制优化、网约车司机绕路引导、滴滴弹窗赛事提醒、优惠券错峰出行鼓励,多管齐下,助力交管部门疏散保障工作高效开展。据悉,该项目缓堵效果显著,南马路口拥堵指数峰值延误时间同比下降10+%,2020较2019赛事当天拥堵时长下降近一个小时。

  滴滴具备对城市24小时拥堵时空演变的追溯能力、ETA引擎和仿真预测引擎,可以对于特定交通场景进行仿真模拟,对15分钟后的交通供需预测准确率高达85%。

  据了解,基于高庙路和罗塘路的试行经验,建邺区信息中心及南京交警四大队还将与滴滴智慧交通继续合作,在建邺区的其他路段逐步推行“智慧信号灯”,帮助提升建邺区整体的城市出行效率,为建邺区市民带来更便捷、更高效的出行体验。

  目前,滴滴智慧交通已在城市交通数据管理、交通大脑、生态服务、信号优化、车路协同等多个场景方向探索应用,并在北京、济南、苏州、巴西阿雷格里港、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等国内外30多个城市成功落地相关项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朱璇

标签:智慧;建邺区;高峰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