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双节长假,苏宁家乐福到店客流及成交额均创新高,其中线上到家订单同比增长170%。“用户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所有的改变都只为了一个目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苏宁易购有关负责人说。
去年9月27日,苏宁易购完成对家乐福中国的股权收购,整整一年过去了。植入本土零售基因,这家“洋超市”8年来首次实现盈利。
一举扭转7年连亏颓势
今年8月,营业15年的家乐福南京大行宫店悄悄关门了。“一方面我们新开了一些店,另外一方面也关了一些亏损比较严重的门店,把该甩掉的包袱都甩掉。” 家乐福中国首席执行官田睿说,对家乐福剔骨再造,在中国,你会遇见一个比法国家乐福更有活力、正在二次创业的家乐福。
家乐福是全球零售业大卖场模式的发明者,1995年第一个把大卖场模式带入中国。然而在后来的激烈竞争中,家乐福步步落后,过去七年都没有盈利。今年上半年,家乐福中国实现了盈利。目前家乐福中国拥有大卖场200家、精选店10家、EASY便利店21个,布点52个城市。 “这一年来家乐福中国最大的变化,主要是商业模式和理念改造升级。” 田睿说,以家乐福为主体构建苏宁大快消的能力,满足用户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一站式购齐”。
在很长一段时间,家乐福的采购模式是这样的:商品由当地的门店店长自行采买,然后由供货商将货品直接送到门店。这确实在早年为家乐福快速占领中国市场带来了不小助益,但也带来了种种隐患。一来没有成规模的采买,很难在上游拿到足够低的价格;二来这种采买模式在商品品质把控上存在一些缺陷,容易滋生内部违规问题。
同样,过去的大卖场大品牌为了压制新品牌,会推出很多产品线,把卖场的货架填满,并且派上自家的促销员。“这套‘玩法’最终拖累了大卖场。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跟上整个消费趋势的变化,找到更多真正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商品。” 田睿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家乐福准备卖一款网红汽水,采购人员说恐怕不行,一个原因是许多新晋品牌根本没有促销员,也不屑于向大卖场低头去交什么费用。我说,你怎么知道不好卖,是我们以前的方式不对。结果在北京19家门店试卖,一个月卖了200多万。”如今,家乐福中国从网红产品入手,成功引进2000多个食品新品,持续满足本土消费者年轻化、健康化、个性化的购物需求。
【记者观察】 近年来,“大卖场已老”的说法不绝于耳。奋勇前行者,才能抓住商业转型的发展潮流,否则会被洪流推出赛道之外。大卖场陪伴了我们很多年,成为一代消费者的美好记忆,它不应只是在记忆里,剔骨再造,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植入商超数字化“基因”
如何改造商业模式和理念,对洋超市植入中国基因?苏宁易购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对家乐福数字化改造。首先进行商品SKU的数字化改造,SKU如同零售的DNA,是数字化改造的基础。“原来上一个新品,从申请编码到建合同等流程,做完两个月过去了,两个月后,这个产品也许热度都过去了。速度太慢,是因为没有数字化技术做保障。”田睿说,目前家乐福中国已基本完成SKU改造,确保同一个商品有唯一的代码,实现“多场景一盘货”。
第二件事则是供应链融合的数字化,实现1个采购主体、多个采购实施者,在此基础上,从采购、订单、仓储、配送、履约到会员,将家乐福与整个苏宁的快消体系全链路数字化融合。
在门店,苏宁6亿全域会员体系的导入,大幅延伸了家乐福离店销售与服务能力;依托门店内升级的扫码购、自助收银系统,消费者平均每单可节约60%的付款时间。
家乐福供应链全面接入苏宁小店后,供应商同时向家乐福和苏宁小店供货,苏宁小店增加3万多个商品,极大扩充SKU种类,有效提高商品满足率,家乐福成为了苏宁线上超市和苏宁小店的“大后方”。数据显示,南京、上海等地的苏宁小店,受益于家乐福供应链开放,单店日销提高30%以上,整体毛利率提高5%-6%。
据透露,苏宁大快消零售云对外开放系统即将上线,家乐福供应链会全面向各类大B、小B等客户开放,开放范围甚至包括区域同行,通过全国6大枢纽仓和200多家门店进行履约,目前拟开放的门店5公里范围,未来还将考虑设立前置仓。
【记者观察】《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一书中指出,平台的首要目标是匹配用户,并为所有参与者创造价值。当前中国的商超数字化之路,已棋至中局。如果决意要成为一个超级电商平台,帮助生长在上面的所有参与者势在必行。
“家乐福中国”重新定义大卖场
如今,只要打开苏宁易购APP,点击“家乐福”频道,离你最近的线上家乐福门店就会呈现在你面前。“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到家服务’是我们的新标准。” 田睿说。
今年8月,家乐福小程序平台上线“菜篮子”频道,将优质生鲜与即时配送融合,覆盖全国51个城市215家门店,周边社区居民只需线上一键下单,便可享受便捷新鲜的品质消费体验。 “家乐福到家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所需。我们坚持原产地直采,签约云南大理宾川红提、海南凌水荔枝等近百个生鲜直采基地。” 家乐福中国副总裁常飞说,到家业务不仅仅是简单的配送服务,还需全方位结合商品丰富度、门店拣货履约能力、线上推广运营能力,让用户“想得着,就买得到”。自上线以来,家乐福到家服务生鲜订单量环比前一周实现双位数增长。消费者通过苏宁易购APP、家乐福微信小程序,下单米面粮油、乳品烘焙、水产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SKU超过700个,门店3公里范围内订单最快25分钟便可送达,3至10公里范围半日达。据悉,家乐福小程序总用户数已经突破800万,中秋国庆双节有望突破1000万。
记者了解到,未来,家乐福中国的店面模型为“1+2+1”。
第一个“1”是指远场的家乐福社区生活中心。“2”是指中场的社区标超和精选店,社区标超面积1000-2000平方米左右,立足于中型社区的社区商业体;精选店立足于购物中心。还有一个“1”是指近场的社区生鲜店,立足于用户的家门口,选址主要是立足于大流量的居民社区和地铁结合部,品类上以生鲜和标品平分秋色。
【记者观察】在数字时代的商超博弈中,传统大卖场需要“变脸”,打造实时的店面画像,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经过剔骨再造,家乐福正在呈现“千店千面”,重新定义大卖场。家乐福中国的二次创业,也是苏宁在智慧零售的创新范本。
记者 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