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基层治理“青春引擎”,让青年与社区“双向奔赴”
2025-04-11 17:18:00  
1
听新闻

  科宁社区自2022年拆分以来,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深挖周边高校资源,目前已与南京航空航天大、河海大、南京院、晓庄院等9所高校签订合作联协议,成立社会实践服务站。建立“青科计划”品牌项目为抓手,深入探索“青年服务基层、基层回馈青年”的“双向赋能”互动式基层治理模式,获得2023年江宁区“双百共建”程—优秀共建项目。

  一、坚持组织共建,打造“一体化”格局。校地双方党委牵头,推动建立党建作联席会议、作交流会商机制等合作模式,深入推进“三个一起”作法(组织生活一起过、党员队伍一起育、为民服务一起办),通过共上党课、共办活动、共树典型等形式,定期交流党建作经验、共享党建作信息,切实增强联建功能作用, 变“单兵推进”为“组团作战”,不断夯实党建作基础。河海大、金陵科技院、晓庄院在内的3所高校,在社区设立专业实践基地作为师生科研成果的“试验场”。河海大应急管理系与我社区签订课程实践基地协议,成立应急管理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处理应急管理相关作、定期组织辖区网格员、物业经理及九小场所负责人作安全知识培训;金陵科技院与我社区联合申报“近视防控社区讲堂”省级品牌项目,该项目以社区为“天然课堂”,将课堂教、专业实践与社区治理需求深度融合,打造“高校课程进社区、社区资源进课堂”的双向赋能模式。晓庄院在我社区打造社会作站,社会作专业的生前期通过跟岗社区作者、参加“逢四说事”议事会等深入调研辖区居民,基于需求调研结果,作站联动高校院系,推出“银龄守护”养老服务计划—提升老年人安全感、融入感,降低独居风险、“小树苗成长”儿童关爱计划—解决双职家庭育儿痛点,构建“社区+高校+家庭”教育共同体,“形成“调研—策划—实施—评估”闭环。

  坚持资源共享,搭建“互通化”平台。以大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契机,组织开展“点单式”服务等。社区积极探索建立校地“联抓共管”机制,谋划为民服务项目,引导高校生用好专业力量一同参与社会治理,形成“智库蹲点、专家指导、双方协同”的共治模式。高校发挥艺术、历史、体育等科优势,与社区联合打造文化IP。南京航空航天大、南京海事院为我社区开放校特色教育基地,构建立体化科普教育场景,点燃青少年科技梦想;正德院和南京院成立“帮宁团”志愿队伍为解决辖区双职家庭假期儿童无人看管问题,组织开展“暑托班”,生自发设计特色课程,丰富儿童暑期生活;南京经贸院体育院成立“全民运动社”,定期开展八段锦、健身操等活动;南广院的志愿者开办“社区邻里节”,举办科宁好声音等一系列文娱活动;南京旅游院英语专业的生开办“青年夜校”,组织辖区老年人趣味英语知识。

  三、坚持人才共育,构建“科化”体系。深入开展大圣“进”实计划,打造大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大生到基层一线实践锻炼。服务好大生到职场人的“适应期”。累计提供400个实就业岗位。设计一条“科宁梦想+”社区青春体验官路线。提升大生社会认知水平。通过社会实践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鼓励引导青年生在融入社会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为未来留在江宁,建设江宁积累实践经验。

  下一步,科宁社区积极探索和优化共建路径,建立常态化共建模式,不断提升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深度,广泛搭建青年参与平台,健全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全力助推青年参与基层治理行动走深走实,让基层治理更具“青春活力”。

标签:社区;学院;南京
责编: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