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溧阳科技小院建设领跑全省
2025-04-11 15:04:00  
1
听新闻

  作为江苏省科技小院建设先行区,溧阳市已建成国家级科技小院2家、省级科技小院3家,量位居全省县(市、区)首位。这些扎根田间地头的“科研前哨站”通过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为当地特色农业注入强劲动能,相关经验获2024年常州市政府作报告重点推介。

  【科技兴农的“溧阳样本”】

  自2021年首个科技小院落地以来,溧阳已形成覆盖白茶、蚕桑、水稻、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的科技服务体系。数据显示,5家科技小院累计开展田间试验示范面积超万亩,推广技术58项,培训农民超万人次。其中白茶科技小院研发的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使农药使用量降低40%,蚕桑科技小院创反季节种植技术实现亩均增收5000元。

  【产研融合结硕果】

  在高校专家团队指导下,科技小院已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高速路”。水稻科技小院与扬州大张洪程院士团队合作,其研发的水稻栽培技术连续两年入选部省级推技术;蚕桑科技小院突破全龄饲育技术规程,获省级标准认定;林下经济科技小院通过“国企+村委+农户”模式,带动年集体增收百万元。

  【荣誉背后的创实践】

  溧阳科技小院建设频获国家级认可:白茶、蚕桑两家入选教育部等三部委重点扶持项目;2024年斩获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全省农村电商大赛二等奖等荣誉。这些成绩印证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价值,白茶科技小院负责人表示:“我们30人的团队全年驻守茶园,真正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田垄的无缝对接。”

  【打造乡村振兴引擎】

  市科协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深化“校地企”合作,重点培育蓝莓等特色产业科技小院,计划三年内增省级以上科技小院3-5家。同时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助农直通车”覆盖全市80%农业体,为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科技小院模式已带动溧阳白茶品牌价值提升至25.8亿元,优质稻米溢价率达30%,传统蚕桑产业焕发生机。这种零距离“科技服务正成为苏南地区乡村振兴的创范式”,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经验。(周昱 张海平)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溧阳;科技兴农;样本
责编: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