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年俗背后的深厚内涵,数科学子积极投身于走访宣讲活动。他们怀揣着敬仰与好奇,走访老人与长辈,悉心聆听他们口中那些与春节紧密相连的记忆和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长河,如同枯木逢春,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抽枝发芽,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数科学子还走进社区、中小学,开展民俗宣讲活动,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递给更多的人。
近日,数学科学学院顾芯怡走进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卫星社区,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书香贺岁,悦享新春”的新年活动。她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素材,向社区青少年详细讲解了春节的传统习俗,以及红包的历史和寓意。在她的讲解下,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年味的古代,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汤闵儿走进江苏省宝应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年味记忆”宣讲活动。她以亲身经历和生动的案例,介绍了与春节有关的民俗。从贴春联、挂灯笼到放鞭炮、吃年夜饭,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浓厚的年味和家国情怀。她的宣讲不仅让学生们对春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情。
臧炜妍走进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西街,参与了“做面食,添年味”新年活动。她与乡镇的左邻右舍一起,投入到做馒头、包元宵、蒸馄饨等传统美食的制作活动中。在捏、揉、压等动作的反复练习中,臧炜妍不仅学会了制作这些精致而富有寓意的美食,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体验。最后,在馒头点红的环节,她深刻感受到了这一传统习俗所蕴含的丰收与富贵的象征意义,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这次活动让她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传统面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张佳陈回到家乡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镇,参加了“敬老传情,共学年俗”新年活动。她与奶奶一起蒸馒头、体验民俗,在美食与文化的交融中,感受到了老一辈人独特的过年回忆。这份记忆,如同一条绳结,一头系着千年的根脉,一头牵着滚烫的新岁。
年味,是记忆的绳结,也是文化的传承。数科学子们用镜头定格团圆光影,以笔墨续写民俗诗行,让老故事与新目光在年俗中重逢。他们深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扬。因此,他们愿做那盏传续文化的灯笼,照亮更多探寻传统文化脚步的道路。他们相信,只要有人愿意传承、愿意发扬,传统文化就不会老去,年味也会常新。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在烟火人间里播种文化的薪火,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