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承华夏古韵,展青春风采”,增强文化自信,让非遗“活”起来
2024-07-15 17:42:00  
1
听新闻

  7月7日至13日,合肥业大学致和华韵汉服社“承华夏古韵,展青春风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江苏省各地组织开展探寻纺织非遗文化调研活动。团队先后前往江苏省南通市、苏州市、南京市等地,重点针对云锦、苏绣、宋锦、缂丝及南通蓝印花布印染等技艺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非遗纺织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之道。

  蓝印花布:布上青花,蓝白幽韵

  蓝印花布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手印染技艺,风格清雅的蓝白面料构成了它独特的魅力,但复杂的制作艺让它逐渐陷于濒危之中。实践团队深入江苏省南通市蓝印花布博物馆进行调研活动,馆内印染师傅带领团队成员体验了蓝印花布手制作过程。随后团队奔赴二甲镇蓝印花布厂进行了解,在联合通州区团委共同进行汉服社三下乡基地剪彩仪式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江荣老师给队员们教授有关蓝印花布的知识。活动激励着队员们自觉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和弘扬者,坚定了文化自信。

  宋锦:寸锦寸金,锦绣之冠

  宋锦作为中国丝绸传统技艺的杰出代表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与不少非遗类似,宋锦同样历经沉浮,一度濒临失传。团队首先奔赴苏州市钱小萍丝绸文化艺术馆,与国家级非遗大师钱小萍展开面对面访谈活动。随后团队成员前往苏州上久楷宋锦文化园进行展馆参观,在园内作人员的安排下,市级宋锦非遗文化传承人朱云秀老师带领大家了解了宋锦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她认为,宋锦的发展需要在创中领跑,在探索中求变,以此达到活态传承的目的。

  苏绣:以布为纸,以线引墨

  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之一,因其独特的精美素有“中华第一绣”之称,但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手织造陷入危机。团队前往苏州市姚惠芬刺绣艺术馆展开深入调研。面对采访,国家级非遗大师姚惠芬表示“苏绣非遗传承还需要更多‘生代’加入。”成员纷纷响应,期望让苏绣传承的后继力量慢慢回归。

  缂丝:通经断纬,拂梭千年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是中国传统艺中的奢侈品,由于它的创作极费时间和功夫,缂丝几乎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团队前往苏州市马惠娟缂丝作室调研缂丝非遗文化。萧锋老师一直坚持缂丝技艺研究,他向队员们介绍了作室内摆放的缂丝作品以及制作流程。团队成员系统学了缂丝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从马惠娟老师身上感悟到了匠精神。

  云锦:天上云霞,人间云锦

  云锦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灿若云霞,织造精细,是我国锦缎之最。应汉服社特色,实践团队身着汉服前往南京云锦博物馆,以汉服为舟,与南京云锦迎来一场穿越千年的美丽邂逅。

  本次合肥业大学致和华韵汉服社“承华夏古韵,展青春风采”探寻纺织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基于实地考察江苏省南通蓝印花布、苏州宋锦、苏州苏绣、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以及南京云锦等传统织造非遗艺,并采取与多位非遗传承人面对面访谈形式,让团队直观深度地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激发社会各界对传统非遗织造技艺的关注,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王丹丹)

标签:青花;缂丝;蓝白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