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瘫痪在床将近2年了,平时靠我和保姆一起照顾,现在有了长护险,护理人员技术专业,又有政府补贴,是即省心又省钱!”宋华祥为上门服务的专业护理人员点赞,她的母亲是连云港市首批长护险受益者。
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长期照护,导致很多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长护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减轻失能人员家庭负担,改善众多家庭面临的养老难题,增进人民的福祉。下半年,长护险政策实施以来,经过前期信息系统建设、承办商保招标、定点机构确定等准备工作,10月16日,该市首批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正式开始享受长护险待遇。
居家护理服务每次不少于1.5小时
“避开肩胛骨,避开脊柱,避开肾区,由外向内,从下到上,每分钟以120次到180次的频率拍打。”昨日,在海州区路南街道延东社区马庄巷宋华祥母亲家里,护理员李玉玲,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教授宋华祥遇到老人咳不出痰时,该如何处理。
宋华祥母亲今年83岁,多年来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从去年开始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全天候照料。针对老人常年卧床,手足部肌力不足,关节活动度受限的情况,李玉玲为老人进行了肢体按摩。
“此次我们还给老人进行了头部面部清洁、便秘胀气疏通,对家里的照护人员进行了褥疮护理等指导。”李玉玲说,“宋女士选择上门护理服务和亲情照护相结合的护理模式,我们每月上门服务6次,上门前,会和宋女士沟通,了解失能人员护理需求,做好服务准备。”
据了解,享受长护险的失能人员,居家接受上门护理服务,由长护险基金按每次90元标准支付,每次护理服务不少于1.5小时,定点护理机构每月上门护理10次。如果选择上门护理服务和亲情照护相结合的模式,在享受每次90元补贴和每次不少于1.5小时护理服务外,定点护理机构每月上门服务6次,同时,长护险基金按每天10元标准支付亲情照护补贴。
服务项目共有三大类28项
昨日,在海州区浦南镇九如城康养中心,洁净敞亮的病房里,护理人员正在为脑瘫患者梁大爷剪脚指甲。除了居家接受定点护理机构提供上门护理服务,享受长护险待遇条件的失能人员还可以选择入住定点护理机构接受护理服务。
梁大爷住进养老院已经3年了,让梁大爷一家感触最深的是,原来梁大爷住在养老护理机构每个月需要4000多元,有了长护险,每天补贴50元,现在每个月只要承担2000多元。
“目前,该市提供服务项目共三大类28项,其中基本生活照料服务14项、非医疗机构护理服务6项、医疗机构护理服务8项。居家上门服务的是享受14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像梁大爷这样,入住定点养老机构的,可以享受到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和非医疗机构护理服务,每天补贴为50元,入住定点医疗机构可享受28项护理服务,每天补贴为60元标准。”市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此之外,在市外居住的失能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因异地居住导致无法享受机构上门照护的参保人员,由长护险基金按每天20元的标准支付护理服务补助。
8个服务网点开展受理申请工作
“你好,我家父亲残疾卧床半年了,能不能申请长护险。”在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中心大厅,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服务窗口咨询。“最近,来咨询的人不少,大家对长护险都十分关注。”人保财险连云港市分公司长护险业务相关负责人陆奇秀说。为更好地服务失能人群,人保财险连云港市分公司作为长护险主承办服务机构,在市医保经办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下,成立了连云港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中心,具体落实长护险各项经办服务工作。
目前,人保财险连云港市分公司在海州区、连云区、开发区、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和灌南县等地区设置8个业务受理网点,方便失能人员家属申请并现场咨询,同时对于上门不方便的参保人员,接受APP线上申请及电话服务。
目前,连云港市长护险从参保职工开始试点,重度失能人员先试行。未来,将逐步扩大保障人群至居民参保人员,保障范围扩大至中度失能、失智和辅具租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