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大地流金,万物呼晴。9月26日,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10周年办学成果展隆重举行。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民进中央原常务副主席张怀西,当代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咏薪,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陆岳新,无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顾文龙,无锡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范良,无锡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宋新春等出席办学成果展开幕式。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历任教育系统老领导,学校历任书记、校长,市教育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全国愉快教育七校一所联盟校、结对友好学校、锡师附小教育集团教师代表近300人见证附小荣光时刻。大会面向全球直播,广大海内外附小学子云端观礼。
严家池畔,百年悬铃。锡师附小百十年的发展进程,犹如一幅壮美的历史长卷,诠释着了基础教育人的风雨兼程。岁月如歌,一代代附小人砥砺奋进,逐梦前行,书写着“诚勇”的故事,演奏着“乐学”的篇章,不断探寻“理想的教育”的真谛。
站在“共筑儿童教育理想国”的时代起点,附小整装再出发,深度推进乐学教育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决心为中国基础教育做出更大贡献。正如锡师附小党委书记、校长张明霞所言:“始终有两种力量,推动附小在历史的进程中再出发:一种基于敬畏前人,一种源于不负后人。一种是要找到故乡的向下扎根,一种是追寻乌托邦的向上生长。” 面向未来,附小信念坚定,充满力量,正不断朝着“共筑儿童教育理想国”的目标,奋力前行。
薪火传承,从历史看未来
开幕式以古今对话的形式,翻开了锡师附小百十年厚重的发展历史。张怀西为《锡师附小历史资料汇编》首发并向锡师附小首任校长顾倬先生的孙女顾承英女士和曾孙顾钢先生赠书。
《锡师附小历史资料汇编》共10册,近5000页,50万字,已经正式付梓。学校历经3年,集聚全校之力、汇聚各方支持,深入挖掘百十年校史,出版了这套史料集,用真实的历史文字、图片和实物复现了附小的百十年征程,对研究锡师附小的办学经验,对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锡师附小,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书写了苏南区域近现代史上众多精彩的教育诗篇。它的每一个故事都激荡着春风化雨的力量。
世界瞬息万变,附小恒久坚守,致力做儿童教育的先驱。时光回溯到1913年,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正式开办。首任校长顾倬先生定9月4日为校庆日,并定“诚勇”为校训,提出学校三大使命:一是进行小学教育的实验,二是指导师范生实习,三是负责儿童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诚勇”文化代代相传。
烽火淬砺,附小儿童沿承红色基因。办学伊始,“中国童子军第一团”就在附小诞生;学生给孙中山先生写信,获复信盛赞爱国精神;倡议为“江苏儿童号”飞机捐款;学校培养了秦邦宪、顾衡、高文华等一批红色校友,红色基因在附小薪火相传。
蓬勃昂扬,儿童文化弥散历史时空。抗战胜利后,附小人凭一架旧钢琴复校,并确立了“十大教育信条”,“儿童”逐渐成为附小文化之魂。1933年创办的校刊《儿童与教师》至今仍生机勃勃。
革故鼎新,耕耘儿童自主成长田野。新中国成立后,附小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儿童为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市率先开设小足球队、小篮球队等社团活动。改革开放时期,在全市首创现场点题式中队会,发起“快乐的周末活动”,为每个儿童提供一方自我成长的土壤。
守正创新,倡导捍卫童年育人情怀。步入新世纪,附小旗帜鲜明地提出“捍卫童年、启迪童年、放飞童年”的教育思想,并进行教育评价改革,确立了“一好也是好,进步就是好”的观念。
转型方式,着力描摹创新儿童。迈入新时代,附小提出“为了培养完整儿童”的教育理念,主张素质完整、童年完整、关系完整、时空完整和身心完整,为每一位儿童开发学习课程,设计独特学习场域,打造3+N类教室,为创新儿童“画像”,改善儿童学习生态,实现了育人方式的转型。
如同校歌中所唱,“师爱弟敬,和乐一堂,你我地久天长”“先生与同学,笑语盈盈,相亲又相爱”,儿童为本、乐学教育、人文情怀已成为附小最鲜明的办学文化。儿童文化是附小教育的亮丽底色,儿童在中央,是附小人的教育哲学。附小的百十年办学历程,就是一部最好的儿童研究史和儿童教育史。
乐学教育,在小学见大任
在开幕式上首发的还有学校近四十载“乐学教育”智慧的集大成之作——《乐学教育丛书》,也是国内基础教育学校在国家级权威出版社的首例出版丛书。发布仪式上,顾明远现场挥毫,写下“乐学”并赠言附小。发布现场,部分附小毕业的清北学子送来祝福,感谢母校“乐学滋养”。
同日,《成于乐——乐学教育十人谈》访谈专辑正式首播,展示了附小近40年来乐学教育的珍贵史料、丰富养料、基础教育大料。在附小形象大使乐乐的邀请下,一直关心支持附小发展的“发光者”共同上台为《成于乐——乐学教育十人谈》访谈专辑首播。
溯源乐学,从悠久的历史文明中走来。2500年前,孔子把“乐学”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1985年,附小在全国率先提出乐学教育,成为原国家教委向全国推广“愉快教育”经验的七所示范校之一。
近四十年来,附小在探索实践中前行,完成了乐学教育研究进阶三部曲:“沃”的乐学课程、“暖”的乐学课堂和“润”的乐学环境,形成了指向“培养完整儿童”的乐学教学实践体系,先后出版《走向乐学教育》《聚焦课程开发》《乐在其中》《为了培养完整的儿童》《暖认知课堂》等多部专著,乐学研究成果在2017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
如今,附小已然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乐园,正走在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理想彼岸。学生基础知识丰富,学习兴趣浓厚,发展潜力十足;教师借助铸魂工程、赋能项目、领跑行动,形成立“志”、育“智”、树“帜”的“三zhi”特色,诞生了八名特级教师,两位教师分别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师德模范。师生之间的融洽之情、相长之意正是校歌“师爱弟敬,和乐一堂”的真实写照。
教育规律的探索是复杂的,因其指向系统,直达本质,亦要兼顾深入浅出,便于操作与复制。乐学规律的探索,挣脱了“见学不见乐”的枷锁,纠偏了“见乐不见学”的误解。“乐”先行于“学”,回归了教育的真谛。非见“乐”,非见“学”,而是见“人”。附小乐学教育理念就是这样有生命力的教育规律,它始终保持鲜活和自由,始终捍卫人的独立与完整。行而不辍,履践致远。附小的乐学教育将继续在实践中走向繁盛,在中国基础教育的田野上播撒下更多希望的种子。
资源共建,日益新再出发
纵向往深处做研究,横向在业界树范式。进入新时代,附小集团化办学的号角已经吹响,拥有多所成员校,为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高位均衡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于2007年开办阳光校区;2012年创办新城小学;2016年托管和畅小学、融成小学‘2018年联盟新吴小学’;2023年签约新吴经开,锡师附小教育集团持续升级扩容。
十余年间,集团化办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内涵日渐丰富。1.0版本,完全统一;2.0版本,既有机统一又相对独立;3.0版本,条块结合,以块为主;4.0版本,两极管理,底色、特色和谐发展;5.0版本,总部实体运行,成员校独立运行,行政与办学逐步剥离。
集团化办学的范本树立是附小的使命荣光。附小创新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化党对集团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积极探索以紧密型集团化办学为主体,同时又兼具溢出机制的协作性管理新模式,为无锡拼出温暖的“百姓富”新图景做出了贡献,被无锡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先进集体。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是附小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新实践。为推进乐学教育研究再出发,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由锡师附小牵头的江苏乐学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陆岳新和范良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陆岳新在讲话中希望锡师附小以此为契机,凝聚各方力量,打造优质研究共同体,聚力构建乐学育人模式,力争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智库成果,加快打造苏派教育品牌。
为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打造集团化办学标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会上,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揭牌。顾文龙和宋新春为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揭牌。
大会现场,秦咏薪充分肯定锡师附小勇当教育教学改革先锋。他提到,附小秉承“诚勇”校训,办成了学生喜欢、群众满意、社会赞誉的百年名校,打造了无锡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110年来,附小创新实施集团化办学,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为“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附小110年的办学历程,就是无锡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缩影和成功典范。站在新的起点,秦咏薪希望附小能够继续弘扬“诚勇”精神,深耕“乐学”沃土,推广集团化办学新范式,办成全国一流的示范性学校,以一隅带全城,为无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外,现场还举行了“诚勇谱华章 乐学育未来”师生素养展示活动。
附小不小,大担当者,不忘初心。此心致远,立德树人百十年。牢记使命,诚勇乐学,教育为民谱新篇。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附小勤积跬步,以至千里,努力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释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