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澧泉清笠实践队|青山绘作吴中画,笠泽醉美一湖清
2023-07-27 18:55:00  
1
听新闻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

  2007年,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入,太湖水质出现富营养化问题,暴发“蓝藻危机”,数百万群众的用水受到了影响。此后,江苏省政府展开了江苏开启了一场持续10余年的太湖蓝藻“围剿战”,经各方共同努力多年整治,江苏省太湖流域水质藻情持续改善,生态持续恢复。

  践行两山理论,推进绿色发展。为了探索太湖生态治理成效,普及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北京科技大学澧泉清笠实践队于7月18日前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在吴中团区委的协助下开展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守一湖好水,护万顷碧波”、“清笠计划”专题调研活动。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实践出真知

  实践期间,小队从太湖周边景区工作人员的视角切入,先后前往了吴中区光福镇、金庭镇、东山镇、太湖科福污水处理厂采访相关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学习到苏州市政府为太湖付出的努力。

  在生活污水方面,网格覆盖统一收集严格控排,相应污水处理厂以及周边企业执行特派级别太湖流域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最高标准;在生物防治方面,太湖自2020年起执行退捕还湖政策,严格落实禁捕退捕工作,并清除太湖水域围网的拆除任务;在金庭镇西山岛南部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沿岸建设了15.5公顷各类功能型湿地,引进有北太湖的水草和芦苇荡,湖中放养花白鲢,为太湖生态系统装上了“净化器”。

  过去,太湖周边的人们依靠捕鱼养螃蟹而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的太湖正在转变它的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相统一,政府在太湖流域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在深度与广度上持续发力,以高要求高标准不断将防治工作落实落细,护好太湖万顷碧波。现在的西山岛,一进旅游季游客便络绎不绝,“天堂苏州,宝藏太湖,最美吴中”,苏州市始终把太湖生态保护作为头等大事,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

小队成员采访西山金庭镇工作人员

  求实务真倾听乡邻之声,齐心协力共探太湖之变

  探寻太湖之变,重在倾听民声。7月19日,澧泉清笠实践小队走进了太湖边的冲山佛雕村,在临太湖的村中进行走访,实地考察太湖水质。来到冲山村:处处青砖黛瓦,目之所及,无处不风景;水岸绿树,烟柳轻拂,褪尽城市的光环与污垢,唯剩古朴风情。

冲山佛雕村

波光粼粼的湖面

岸边的水鸟

  走进村庄里,队员们走访了多户人家,倾听他们眼中太湖的变化。说起太湖的变化,村民们都表示这两年太湖水越变越好了。采访中我们遇到了一位热情的党员同志,老人家特意叫上会讲普通话的村民帮我们翻译,用当地方言为我们娓娓道来:“前些年呀一到春夏交替,五六月的时候,岸边时常会飘来蓝藻,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年政府下了功夫,还对村落进行了整改,太湖水越变越好,我们都看在眼里。”老人家边说边用手指了指湖边,让我们走下去看看:“太湖水现在很清,现在都没有蓝藻了。”中午歇脚时,饭店老板热情地给我们说:“这几年太湖实行了退捕措施,湖里的鱼多了,大了,蓝藻也少了,太湖真的是越来越美了。但是游客多了,岸边上垃圾多了很多呀,你们可以下去看一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力所能及之事

  沿着蜿蜒泥泞的小路走到堤岸,零星有几个野游的人,湖水一碧万顷,太阳给她一层波光粼粼的华美妆容,但是湖岸边却充斥着各样的垃圾。岸堤背靠着小镇,由于下来的路较为偏僻,游客产生的垃圾不能得到及时清理。清笠小队商讨后决定对岸堤分批分次清理,同时加设垃圾桶,并向乡镇环境管理部门反映情况。购买好垃圾桶、垃圾袋和手套后便开始了当日的志愿工作。

清理前后

  在烈日与蚊虫的双重打击下,小队艰难完成了堤岸的清理工作,并在后续两日持续清理该处。游客环保意识淡薄也是景区管理中遇到的的一大艰难问题,人力物力有限,必然无法照顾到所有的地点。环保意识的宣传与培养,不在一朝一夕,促进环保宣传,清笠一直在行动。

  实践期间,清笠发放问卷对大众的水污染保护意识以及节水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累计线下发放问卷100+,线上发放问卷500+。团队发表多篇推送,阅读量累计8000+,点赞累计600+,并被吴中团区委以及中国大学生实践平台等官方媒体转发。同时,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媒体平台以团队账号发布多条视频、图文等实践日志,累计图文阅读量15000+,视频播放量10000+,借助互联网向大家宣传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安全是人民生活保障的头等大事,清笠始终坚持着:守一湖好水,护万顷碧波,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思想的真理

  知不足而奋进,望碧水而前行。在太湖周边的实践过程中,清笠对于两山理论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来到苏州市,小队切实感受到了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的无穷经济价值,金山银山可以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环太湖湿地生态和苏州河湖治理建设,完备的供水排污体系,太湖岸线的美丽乡村也越来越多了,绿树成荫、碧水逶迤、屋舍俨然、居民生活幸福。依托“宝藏太湖”的绿水青山、人文古迹、奇珍美食、苏作技艺、美村美宿等优势,文旅、体旅、农旅、商旅正融合发展。木渎古镇、秀绝灵岩、西山景区、东山半岛景区、光福镇、飘渺峰、漫山岛、平江路……苏州吴文化的古朴与环太湖自然圈相辅相成,利用苏州的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天堂苏州”,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真正地为人民谋福祉。

  青山绘作吴中画,笠泽醉美一湖清。

  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作者:骆柏鑫)

标签:波光;太湖;水鸟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