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21.1%!一季度苏州经济迎来“开门红”
2021-04-27 12:16:00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江南  
1
听新闻

  苏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23.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1%。

  从整体运行情况看,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供需两端协调发力,量质齐升势头巩固,新兴动能活力提升,民生发展有力有序,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向好、稳中有进。

  两位数增长兼具恢复性与成长性

  一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0%,两年年均增长11.2%;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9.6亿元,同比增长21.5%,两年年均增长9.3%……从对比情况看,苏州经济各项主要指标比2020年一季度疫情发生时大幅回升,大部分数据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对比2019年疫情前,多数指标也实现平稳增长,显示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从恢复势头看,今年一季度苏州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恢复性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1%的同时,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5.4%和17.9%。数据还显示,今年3月规上工业实现产值3416.6亿元,单月产值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6%,两年年均增长9.1%。

  实物量指标是反映经济活力和发展势头的有力佐证。今年以来,苏州全市实物量指标与经济运行指标相匹配,保持同步增长态势。一季度,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4.6%,公路、水路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46.8%、70.3%,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2.1%,全社会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0.6%。

  此外,市场信心同样显著回暖。一季度各类企业家的信心指数均创疫情发生以来的新高。一季度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7.1万户,同比增长90.5%。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民间投资785.5亿元,同比增长22.3%。

  “三驾马车”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今年一季度,苏州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表现良好,显示出苏州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内外需市场正在共同发力。

  在“双十二苏州购物节”、春节就地过年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下,一季度,苏州全市消费市场恢复态势明显。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8.0亿元,同比增长39.1%,两年年均增长6.5%。

  “升级类商品增势明显,有力促进消费复苏。”苏州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化妆品零售额两年年均增长12.4%,金银珠宝两年年均增长7.8%,汽车两年年均增长9.5%,石油及制品两年年均增长10.7%。一季度,全市住餐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55.3%。旅游市场,一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660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实现旅游总收入715.0亿元,同比增长308%。即将启动的联动上海“五五购物节”苏州促消费活动,又将为苏州消费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数据显示,一季度苏州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9.6亿元,同比增长21.5%,两年年均增长9.3%。全市工业投资296.6亿元,为2018年以来一季度最高水平,同比增长17.9%,两年年均增长15.6%。重大项目方面,一季度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34.9亿元,同比增长30.8%。基础设施方面,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5.5亿元,同比增长50.6%,其中交通运输、公共设施投资分别增长61.6%、40.3%。

  作为开放型经济大市,苏州同样表现不俗。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8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全市对美国、欧盟、东盟、日本等主要市场出口额分别增长45.6%、53.4%、41.4%、33.7%。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7.8%,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1.2%。

  新兴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兴动能转换的一系列数据,反映出新兴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有力推动了苏州经济运行实现高质量“开门红”。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八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973.7亿元,同比增长39.5%,其中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0.6%、51.5%。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9%。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实现产值2116.0亿元,同比增长39.7%。

  高技术产业投资动力强劲。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133.3亿元,同比增长69.6%,两年年均增长23.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投资112.5亿元,同比增长70.6%,累计同比增速已连续12个月快于全部投资。“两新”产业有力支撑。一季度,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45.6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智能电网和物联网、软件和集成电路投资额分别增长116.2%、152.6%、143.9%。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推动下,苏州信息服务业继续展现强劲发展活力。全市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6.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71.4%。     江南

标签: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