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发布
常住人口市民化 江苏走在全国前列
江南时报讯 4月13日,《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出炉,强调“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并对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提出了“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要求。这一政策,涉及江苏10个左右相关规模的城市,首先要吸纳已在城市实际居住的约800万“常住人口”入户。
城市,是居民的家园;户口,则是他们作为城市主人的归属和保障。此次落户新政相比以往,有什么变化?
从“督促”到“落实”
新政催促抓紧取消落户限制
事实上,2019年国家发改委已经提出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2020年,文件明确“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相关表述从“督促”改为“落实”。专家认为,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是顺应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的规律要求。督促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并不是鼓励人口向主城区、老城区集中,而是向都市圈地区和中心城市集中,新吸纳人口还是应流向城市新区、郊区新城,老城区要合理降低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并疏解过度集中的医疗、教育等配套到新城。
“这就要求相关城市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制定好配套政策,把这项政策落到实处。”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副总规划师徐海贤对记者说,全面放开落户限制需要一系列的城市配套服务支持,比如医疗、教育和其他公共设施服务配套,这些短板要尽快补上。
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城市的公共服务支出压力较大,缺乏政策保障。“部分中小城市的财力物力没有跟上,他们依然要求落户者购买房屋或者缴纳社保满一定年限。”
常住人口户籍化
江苏比全国平均多10个百分点
取消落户限制,首先要吸纳在城市有居住、有就业的外来常住人口。在常住人口市民化上,江苏走在了全国前列。
业内专家表示,江苏户籍人口城市化率约为67%,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约为72%,两者相差仅5个百分点,而全国差额约15个百分点。按照测算,这类尚未在城市落户的外来常年工作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约800万,包括部分户籍在市县域内,但工作生活在城市的居民。
江苏为何在这一指标上领先全国?对此徐海贤认为,一方面是江苏都市圈发展较好,城市之间协同发展,使得一部分常住人口就近通勤,并能很好解决在都市圈入户问题。他举例道,很多在南京仙林地区工作的人,会选择在镇江句容落户安家。后者的购房成本较低,但与仙林接壤,工作通勤方便。另一方面,江苏整体经济实力较强,各设区市城市配套很好,人口没有过度向少数特大城市集中,也是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与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差距相对较小的原因。
“按照此次划定的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为界,南京、苏州两个城市超过这一指标,无锡在这一指标线附近,另有10个左右的城市符合100万到300万标准。可以预计,落户限制放开放宽落实后,江苏这一类人群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徐海贤说。
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要让常住非城镇户口“市民化”
《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强调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其核心在于让大量城区常住非城镇户口能够“市民化”。
人口专家指出,很多城市针对高学历人才出台了落户优惠政策,但很少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和新生代农民工,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实际上,他们是制造业的中坚力量、是服务业的挑大梁者,一个城市的干净、整洁、正常运转,都离不开这些尚无户籍的常住人口。不夸张地说,这部分人群构筑了城市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不容忽视。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寇晓东认为,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了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乡村农业产业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相对富余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来,因此确实要从工作、生活、居住等基本保障层面加快落实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增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寇晓东表示。
对比2020年印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可以发现,2021年,除对落户限制的放开放宽外,在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健全配套政策体系等方面均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比如,教育上鼓励在人口集中流入城市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增加教师编制数量;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程序要求简化;同时于年内完成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建设。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方面,除继续高质量推进补贴性培训外,首次提及结合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承接产业转移,开展针对性创业技能培训。
配套政策体系方面,则在原有的“人地钱挂钩”的激励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数量的挂钩关系,并首提支持探索农村“三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鼓励大城市“做强做大”的同时,还要“强壮”县城吸纳人口。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陈小卉表示,县城在城镇化体系中“承上启下”,与小城镇、农村有天然的“亲近性”,又通过越来越发达的高铁、高速网链接中心城市。当前,困扰许多苏中、苏北县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吸引力不够强,城市公共配套还有很多短板。所以,县城要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在尽快通过招商引资、南北挂钩等措施做强产业园区的同时,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等短板弱项。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娴 孟培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