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业上半年赚1290亿 总资产突破21万亿 中间业务逆势增长
2020-08-23 19:05:00  作者: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琦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记者 王琦)江苏银保监局近日公布了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统计指标。数据显示,江苏银行业今年上半年累计净利润12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上半年抗击疫情的特殊形势下,江苏银行业的各项经营指标稳中有升难能可贵。在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江苏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也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显示出很好的抗风险能力。此外,银行业在中间业务增长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行业数据:

总资产突破21万亿元

数据统计,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江苏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合计213824.22亿元,比年初增长11.06%。税后净利润方面,上半年累计实现1290.72 亿元,受到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各种类型金融机构的利润增长有所放缓,除了大型银行和城商行外,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出现了利润负增长的情况,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利润下滑幅度超过5%。大型银行和城商行的净利润增长都在5%以上,特别是城商行的净利润增长达到了10.37%,大型银行为6.23%。

以江苏银行为例,该行半年报显示,该行资产规模、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稳步增长。报告期末,该行资产总额2.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7%;各项存款135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56%;各项贷款113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44%。报告期内,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0.57亿元,同比增长14.3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46亿元,同比增长3.49%。

对于净利增长放缓,省内银行人士有着清醒的看法。江苏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夏平说,“帮小微就是帮自己。我们深刻认识到,银行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自己一时盈利多少,而是帮助多少企业实现自身价值。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保市场主体就是保银行未来,救困难企业就是救银行资产质量。”该行通过一系列优惠举措,为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提供有力支持,为实体经济解危纾困。半年报显示,江苏银行在践行普惠反哺实体经济上加大力度,报告期内信贷资产增长近千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接近去年全年总量,民营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增速超过贷款平均增速。报告期末,江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45885户,余额45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04%,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64亿元,实现增量扩面。

转型亮点:

中间业务收入呈现趋势向好

如果说今年疫情因素让银行出现增利难的话,那么中间业务收入行业转暖则是给银行带来了惊喜。银行中间业务一直是金融机构重要的“钱袋子”,但受行业监管政策趋严、债券和资本市场波动、营改增实施、降费让利、同比高基数等因素影响,近几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承受较大压力,收入整体呈现稳中略降的态势。

在今年上半年,遇到发展瓶颈的中间业务则是让人眼前一亮。截至今年上半年,省内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累计414.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8%。从银行类型看,除了体量很小的政策性银行外,各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都出现增长。其中,股份制银行增幅最大,达到13.06%;大型银行中间业务体量最大,收入为270.39亿元,上涨9.06%,城商行的中间业务也不容忽视,收入达到67.09亿元,增幅也突破了10%。

在对中小企业普惠让利的情况下,中间业务能够柳暗花明,对于省内众多银行的业绩起到重头作用。对此,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总体上看,去年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提升,这也是上市银行收入结构持续改善的体现。

风险控制:

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上半年江苏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稳步增长的同时,各类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全行业不良贷款率不到1%。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在1%以下,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02%,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不良率也下降到2%以内,仅为1.73%,省内法人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也呈现稳中有降态势,为1.48%,属于较为合理的范畴内。

从全国情况看,不良贷款率也都处于一个比较合理可控的范围。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度末增加0.03个百分点。从银行自身角度来看,商业银行正采取多种方法补充资本,提前加大拨备提取,提高未来风险抵御能力。目前,多家银行尤其是城商行正积极提高拨备覆盖率,如率先公布中报的江苏银行拨备覆盖率从去年末的232.79%增加至246.82%。天风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认为,从中报来看,该行营收增长较快,但净利润增速因拨备计提有所下滑,显示该行提前应对未来资产质量压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标签:不良贷款率;中间业务;城商行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