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扫描】博物馆文创大赛孵化,要过几道坎
2022-03-25 15:46:00  来源: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  作者:刘舜欣  
1
听新闻

  故宫日历、河南博物院的仕女乐队手办盲盒、玉佩棒棒糖、三星堆的考古盲盒……今年“双11”开售首日,博物馆文创产品同比激增超400%。据悉,今年共有近100家博物馆参加了天猫“双11”,新文创成为黑马之一。

  重新出圈的博物馆们紧紧抓住文创这把魔法钥匙,打开通往Z世代的大门,除产品外,还兴致勃勃地举办起各式各样的博物馆文创大赛,创意频出,火花不断。

  但比赛过后不禁让人追问,那些获奖作品最终流向了何方?好的设计是否落地?商业转化又是如何?大赛作为优质文创的孵化器,是否有形成设计、生产、销售的完整闭环?又该如何把文化、创意、产业三体合一,持久发展?

  不难发现,众多博物馆大赛举办之初的确风风火火,但大赛结束后,获奖作品大多并无下一步的商业转化,也缺乏系统性的发展路径,最终多因种种原因未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首先,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往往只考虑设计本身,而并未考虑文创的成本、预算、定价、利润等综合因素。苏州辑里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文超曾表示,文创从创意理念到转化成产品要经历很多,这些工作往往是上游设计师的短板。如设计一款丝巾,在拥有设计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使用材质、厚度等生产细节,保证品质、控制成本都是问题,必须综合订单数量、打样费用、耗费精力、版权费用等因素权衡。获奖作品有了“获奖文创”标签和更多附加值,开发成本高于同类产品,售价也水涨船高,但消费者不会对这部分溢价买单。

  其次是批量生产,这也是众多设计者在文创商业转化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归根到底也是成本控制与销量无法保证下关于“钱”的窘境。

  独立设计师杨慧子曾设计过一款二十四节气剪纸七巧板,为了让作品看起来更美观,她联系了工厂定做包装盒。但厂家答复是订货量达不到1000个就无法生产,她咬咬牙花了1万多元定做了1000个包装盒,摞在一起约占4立方米,近乎摞到屋顶。尴尬的是,由于缺乏订单,大部分盒子到现在还囤在家中……

  如果说文化符号与设计是文创产品的外壳,那么实用性能则是产品内涵所在。美观与创意是锦上添花,实用性则帮助产品进一步走向市场,拓宽销量,真正融入消费者的生活。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即洞悉用户需求,看到消费痛点,与市场挂钩,与生活接轨。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秘书长曾令波提到关于“笔墨方”文房套装的研发案例,该团队用工业化思维对产品外观尺度、材质细节等升级改造,使得毛笔能像钢笔般自动出墨,实现了毛笔连续不断书写的功能,一个月内众筹金额即突破百万元。

  博物馆文创大赛对于文化自信的彰显、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是一股重大推力,因此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或许更为重要。

  首先,文创产品成果转化平台的搭建尤为迫切和关键。平台要通过资源的整合,打通文创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一方面,通过文创大赛的契机集合一批优秀设计者资源,并孵化一批优质文创,形成“设计师+作品”的优质资源库,为后续的产品输出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来源。

  另一方面,平台链接起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生产商、销售渠道,通过商业品牌定向合作,商家采购或政府采购等形式为产品提供市场对接。恭王府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就通过与老舍茶馆、陈氏定窑、九芝堂等11个品牌合作,为获奖作品提供更明确的创作方向和后续保障。

  此外,文创大赛从一开始就要综合考量制定长期规划,寻找专业的合作伙伴,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为文创的成果转化搭建平台,让更多优秀作品走向市场,这是政府“看得见的手”对于文创发展的推动,是对原创作品的保护,也是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

  此外,文创产品本身的品质是根本。所谓“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在设计理念上把握到位,才能真正实现“文创,让生活更加美好”。

  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评论”

  刊发于《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第5期 (2021年11月19日)

标签:文化产业评论;整理;博物馆
责编:张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