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4月19日,“聆听春鸣,守护鸟类繁衍家园”盐城市爱鸟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黄海湿地博物馆举行,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正式发布《盐城市鸟类名录3.0》(2024版)。截至2025年2月,盐城市野生鸟类记录共计447种。
盐城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每年吸引千万只候鸟在此越冬、繁殖、停歇。截至2025年2月底越冬鸟类调查结束,盐城市野生鸟类记录共计23目73科447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9.48%。其中,雀形目鸟类33科185种,非雀形目22目40科262种,包括水鸟12目26科187种。
相较于《盐城市鸟类名录2.0》(2023版),2024版盐城鸟类名录新增鸟类5种,包括栗耳短脚鹎(大丰沿海)、凤头鹰(盐渎公园)、赤颈鸫(大丰沿海)、宝兴歌鸫(大丰沿海)、环颈潜鸭(射阳沿海),其中凤头鹰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近三年盐城新增鸟类共计11种。鸟类名录的发布,既为政府制定保护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又赋能观鸟经济与自然教育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价值向社会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种在盐城黄海湿地“打卡”亮相,展现了盐城生态资源的多样性,也是生态保护成效的鲜活印证。截至目前,盐城市累计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0种,包括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8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2种;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胁鸟类38种,包括极危鸟种5种、濒危鸟种10种、易危鸟种23种。
(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