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机 绘就现代农业新画卷
2025-02-28 16:3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陈冬平 邱玲娜 张伟生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春醒沃野,万象“耕”新。在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的广袤田野上,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平地机正以“厘米级”精度平整土地,多光谱无人机凌空绘制作物“健康图谱”,智能农机穿梭田间精准施肥……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的深度交响,奏响了高效精准的春耕协奏曲。

  “数字神经”激活田间生命力

  在新北生产区4大队水稻秧池平整现场,两台北斗导航平地机正高效作业。卫星信号实时捕捉地形起伏,液压装置自动调节刮土铲高度,短短一小时便完成了一块标准秧田的平整工作。“从前人工整地费时费力,如今单台机械一天就能完成整个大队的任务,成本直降八成。”该大队队长陈琪感叹。技术赋能下,土地平整合格率从75%跃至98%,为后续育秧打下了“黄金基础”。

  在新西生产区27大队,无人机巡田也是“慧种田”的一道靓丽风景。多光谱测绘无人机化身“空中农艺师”,沿预设航线巡航扫描,实时生成作物“体检报告”。弱苗补肥、旺苗控长的“靶向疗法”,让从事农技工作20余年的老队长高保忠连连赞叹:“从前凭眼力,如今靠算法,科技种田,省心省力又增产!”

  “智能卫士”护航稳产增收

  面对春季寒旱“双考验”,科技化身“田间守护神”。依托卫星遥感和气象站数据,48小时精准天气预报直达农机人员手机,为应对极端天气提供决策依据。农技人员根据无人机回传的实时数据,为受冻麦田增施叶面肥,为墒情不足地块抢浇“返青水”。“过去凭经验提心吊胆,如今靠数据胸有成竹。”新北生产区一大队队长杨杰打开微信群里的气象指南,生产区推送的精细化气象预报已成为他每日必读的“农事指南”。

  在新西生产区19大队,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仅用3小时便完成千亩麦田化除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苏垦智慧农业全域农情测控平台的推广,构建墒情、水肥、灾害防治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体系,让田管更科学。该大队“95后”队长张中宁滑动手机屏幕,苏垦惠农APP上苗情长势一目了然:“近期墒情监测显示部分田块干旱,我们及时调整药剂配方,同步增施叶面肥预防冻害。结合实时数据,清沟理墒工作已提前部署,有效防范旱涝急转风险。”

  “钢铁军团”领航科技春耕

  春耕备耕,农机先行。走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应急保障中心,收割机、拖拉机、旋耕机、液压翻转犁等农用机械整齐列阵,检修调试的金属碰撞声此起彼伏。农机总站机车组长刘必海正手把手指导年轻农机手:“每个轴承、齿轮都须‘体检达标’,确保关键时刻‘零故障出击’!”春节期间,团队已完成全部农机具检修保养,并协助民营农机合作农户升级老旧零部件,指导做好农机具维护保养,为春耕注入“硬核保障”。

  “智能农机是春耕的‘胜负手’,必须百分百可靠!”保障中心负责人何成介绍,农场已投入北斗导航播种机、无人植保机等智能装备90余台(套),科技对田间管理的贡献率超80%。同步开展的“理论+虚拟仿真+实操”三维培训,确保每位农机手熟练掌握智能化操作流程。

  从激光平地到AI巡田,从精准气象到智能灌溉,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以数字化引擎激活春耕“一池春水”。农业中心负责人周凌云算起“科技账”:技术应用使用工成本降低30%,综合效益提升20%,夏粮亩产有望再创新高。如今,田间涌动的不仅是返青的麦浪,更是农业现代化的澎湃浪潮。在这片被科技浸润的土地上,丰收的序曲正随春风悄然奏响,一幅智慧农业的壮美画卷已铺展于天地之间。

  (通讯员:陈冬平 邱玲娜 张伟生)

标签:无人机;农机;春耕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