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响水县素有“中国西蓝花”之乡美誉,拥有全国种植规模最大的西蓝花产业基地,西蓝花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现有西蓝花全产业链龙头企业8家,各类新型经营农业主体近200家,年总产量13.5万吨,总产值超13亿元。
为加快推进西蓝花产业的蓬勃发展,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响水农商银行将西蓝花纳入“七大行业”的“大棚果蔬”行业,设计专业调查模板,制定标准化调查流程,并实现了辖内大棚种植户的建档授信全覆盖。该行客户经理经常跑“市场”、下“农田”,适时加大对辖区内西蓝花种植户的授信,确保授信无遗漏。同时,对审批通过的农户,上门发放授信通知书和便民联系卡,开办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服务从被动变为主动,提升客户体验。
南河镇嘉庆村的老林,多年从事西蓝花种植,但自有资金有限,全家年收入仅几万元。响水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上门告知老林,该行积极支持西蓝花种植户经营,且手续简便免抵押。于是老林申请了20万元贷款,用于扩建大棚40亩。很快,贷款顺利到位,老林扩大了种植规模。
响水农商银行还以“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帮促项目+低收入户”的形式,将弱势群体与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种植、养殖的能人大户有效对接,引导农户发展西蓝花特色产业。
南河镇兴南村农民罗某,曾经是建档在册的贫困户,老伴与孩子身体状况都不好,家里只靠他一人打零工赚钱糊口和看病,十分困难。后来,罗某在响水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的指引下,申请了贷款,承包了几亩地种植西蓝花,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当年就取得了好收成,年收入6万元。如今,罗某又承包了4亩地,并新建了大棚,仅一季度收入就达7万元。不仅如此,他还全力帮助曾经像他一样的低收入农户,通过响水农商银行“牵线搭桥”,罗某雇佣了五名低收入农户到田里帮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一棵西蓝花,一方大产业。响水农商银行全力扶持县域“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大力支持西蓝花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动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如今,响水西蓝花已形成集约化育苗、规模化种植、商品化处理、冷链化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带动约3.5万农民增收致富。
(高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