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徐州市铜山区司法局通过“四强化”助力道路交通安全依法治理。
强化普法,促进意识增强。把《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作为“八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列入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开展交通安全进客运站、物流中心、驾校、汽修厂、检测站等法治宣传咨询活动,重点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刑法》宣传手册、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案例宣传彩页,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中关于酒驾、醉驾的相关规定进行详细讲解,并对无证驾驶、酒后驾车和骑电动车不配备头盔、不按交通信号灯行驶的严重后果进行重点宣传,增强群众尊法守法和安全意识。今年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2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8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10人次。
强化培训,促进业务提升。邀请江苏省著名交通法律专家戴波教授为55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队列训练及交通指挥手势、着装整理规范、执法记录仪使用、执法文书制作、执法用语规范等。通过培训,全体执法人员进一步系统地掌握了行政执法业务知识,强化了法律程序意识和执法责任意识,提升了交通执法队伍整体形象。
强化监督,促进执法规范。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现场督查工作。邀请5名特约行政执法监督员奔赴一线执法现场,亲历执法人员执法过程记录的步骤与环节。通过依法亮证、预先告知录音录像、告知行政相对人的相关权利义务、现场抽检产品、查处违法行为、听取意见等程序,进行规范执法。监督过程中,通过现场观察、询问执法人员、查看相关证据固定制度等,详细了解被督查单位的录音录像制度、证据固定、执法设备配备等情况。邀请特邀执法监督员、区人大常委会内司委、区政协法制委、区法院、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等单位的相关专家、业内人士组成评审组,对2020年60个交通行政执法案卷卷宗进行评查,下发《行政执法整改通知书》,并督促区交通运输局对整改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倒逼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促进公正文明执法。
强化调解,促进和谐稳定。区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在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设立交通事故调解工作室,聘用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已退休交警、法官、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等熟悉道路交通、人身损害赔偿相关法律法规的9名人员担任调解员,常驻交警9个中队,专门调处因交通事故而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严格按照交通事故调解工作要求,建立公示公告制度,健全接待、受理、结案归档、重大纠纷上报等制度。规范委托调解程序,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向调委会提供事故调解委托书、责任认定书、现场勘验结论等相关资料,调解成功的,由调委会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与交警大队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进行研判分析。联合区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完善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联动机制,联合交警大队建立“警调对接”机制,对调解成功的纠纷,开通“司法确认”绿色通道,确保调解协议执行有力;对调解不成的交通事故纠纷,当事人可请求交警部门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今年以来,铜山区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共调解纠纷167起,调解成功率达96%。
(张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