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清的是垃圾杂物,治的是隐患顽疾,美的是人居环境,提的是幸福指数!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攻坚行动中,官林镇重点聚焦村庄积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下大力气整治“死角”盲区,“洁”尽全力打造“清爽”乡村,还原村庄洁净美丽“新素颜”。
近日,不少周末回大儒村看望父母的村民发现:条条村道清爽整洁,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家前屋后原本凌乱不堪的小菜园围上了古朴雅致的小围墙,俨然一片小花园。出人意料的是,这片小围墙所用的砖本是村里的整治难点——建筑垃圾。
“在农村,产生最多的就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秋收时激增的农作物垃圾。”大儒村党总支书记谢树良表示。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拆旧房、建新房、改建扩建等工程日益普遍,产生的建筑垃圾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也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硬骨头”。
为此,官林镇专门选址建立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对全镇各类建筑垃圾、大件垃圾进行有效规范处置。“其实很多建筑垃圾还完好无损,是不是可以循环利用形成有效闭环?”着眼于同样需要整治的菜园和鸡鸭棚等问题,谢树良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始收购群众积攒的砖块,用于修葺矮墙,喷上黑漆,让人头疼的建筑垃圾摇身一变,成了农村“颜值”提升新亮点。如今,一块块江南水乡独有的“庭院式”菜园意境十足,“我家的鸡鸭鹅都住上小别墅了!”不少村民乐呵呵道。
近来,农村“空心房”整治如火如荼,建筑垃圾清运后,整片空地如何处置?杨舍村党总支书记张永兴说:“农村就要有农村的特色!” 在杨舍村岳滩自然村内,大片的菜地长势喜人,一片绿意盎然,不少刚清理过的空地上,各式各样的菜苗也已探出“脑袋”。“这几块地原本都是空心房,再过一周,新的菜地也将是另一番景象。”
不同于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面广量大,正值秋收时节,农作物垃圾也日益激增,官林镇不断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一体化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统一发包给第三方服务公司,收集后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同时,各村(社区)不断开展环保宣讲,引导村民做好家前屋后卫生,组织环卫工人定期清理村庄主干道,逐步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下阶段,我们将在家家户户门前张贴其整改前后的对比图,感谢每位村民对人居环境提升所作的贡献,提升群众参与感和幸福感。”谢树良表示。
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一村一品、焕新颜值,如今,官林镇已掀起人人动手、全民参与整治人居环境的高潮,齐心聚力打造“清清爽爽”村容村貌,为农村人居环境“亮颜”打好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