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区校一体”高职人才培育新篇章
无锡科院:“无”限可能 充满“锡”望
2021-06-03 18:55:00  来源: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作者:朱志敏 张雅倩  
1
听新闻


无锡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蒋敏(第一排右二)到无锡科院调研

  5月27日,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无锡成功举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4个长三角重点产业链联盟揭牌成立之际,无锡市委书记黄钦说:“无锡最强的是实体经济,贡献最大的是制造业。新征程上,我们渴望与长三角城市携手,打好产业协同牌、锻造更强大的产业链,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助推中国制造强起来一起挥洒智慧和汗水。”

  在太湖之滨,眺望长三角未来,就如无锡这座城市的名字一样——“无”限可能,充满“锡”望。

  坐落在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几何中心、吴文化发源地、素有“太湖明珠”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无锡,位于拥有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国家级开发区——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地带,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一直以人才的精准培养为焦点,为实现校内人才提供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完美接合而努力着。

  自2003年建校以来,无锡科院坚持走“区校一体化”道路,与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师资建设等方面全面合作。随着国家社会步入“十四五”发展新时期,无锡科院也创新“区校一体化”发展思路,全方位、多领域延伸发展触角,为无锡新吴区的人才锻造不断增添新筹码。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新吴区委副书记、区长崔荣国(第一排右四)见证长三角开发区职教联盟成立

融合产学研用,对接企业需求

  今年,无锡荣锡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无锡科院建立深度合作,这家集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商贸服务、安全管理、环保治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携手无锡科院对接,力求学生所获能力与企业所需水准的有效匹配。与企业融合共建一直是无锡科院职业技术教育的底色,建校18年来,学校与200余家企业紧密合作,开发课程100余门、教材100余部,共建6个协同创新中心、2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产业教授近80位,完成校企合作项目课题240项,授权发明专利32项,专利转化9项。

  为实现校企的深度对接,无锡科院重抓顶岗实习,硬化管理。通过制度设计与落实来增强顶岗实习管理的严肃性和纪律性;通过专题培训和教学考核,形成相应的激励与约束,在学生顶岗实习学分评定中,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匹配。

  无锡科院坚持集中性顶岗实习的主体定位,不断寻求具备先进生产力的现代化大企业成为校外实习基地。在2021届毕业生中,有100人顶岗实习进入“全球汽车样板工厂”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熟工厂,20人进入“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头部企业”苏州汇川技术公司,30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

  与学校合作的不同企业在培养机制的设计上,都切实地以学生成才为指向,苏州汇川技术公司2020年首次向高职实习生开放面向本科生的市场销售工程师岗位,公司明确:徒弟不出师,师傅不能晋级,从机制上压实“师带徒”的责任;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设立企业大学,顶岗实习岗位锚定设备保全技术员岗位,实习期结束、毕业转正,即定级C系列第二等级,经过定期考核,能够在高技能C通道上持续晋级,如果毕业生经考核确认具备管理能力和设计能力,可以跳转到以本科生为主的工程师系列D通道上发展,以此激发学生不断突破成长的“天花板”;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熟工厂实行实习生竞争上岗模式,设立设备维保、质检等多种技术技能岗以及NGI刷机、增强实验等研发岗,实习生通过在奇瑞大学岗前集训考核评定,在待遇不同的不同等级岗位直接上岗,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在今年召开的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理事会上,学校又与多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开启产学研用全方位战略合作。在理事会主导下,学校将与行业龙头及领军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大力支持高新区支柱产业发展,推动企业投建实训中心,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吴产业工人,共建高层次人才科研平台,共组师资团队,聘请产业教授助推优势专业打造。

  会议当天,来自中科院的博导研究员、江苏集萃董事长樊晓华等17位企业专家受聘成为学校的产业教授,新成立2个产业学院,奥特维、村田电子、江苏集萃、捷普电子等企业向学校赠送了一批实训设备,2个校企实训中心揭牌投建。

建立校地合作,拓深服务范畴

  向企业输送人才不是无锡科院的唯一追求,为社会提供服务才是目标使命。学校于2015年成立“政产学研社党建联盟”,这一全国高职院校中首个成立的党建联盟,不仅成为了无锡科院通过党建平台联合育人的新模式,而且让学校优势党建资源得以服务于企业和地方,其影响力已经不局限于高新区,辐射到了整个无锡乃至更广阔的长三角区域。

  无锡科院党委书记张国华介绍,成立“政产学研社党建联盟”不仅是新时期基层党建的创新,也是高职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更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模式的创新。“党建联盟”始终秉持“大党建”和“服务社会、共育人才”的工作理念,不断拓展联盟共建的范围,共建对象逐渐从创建之初的企业延伸至政府部门和社区,学校优势党建资源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

  无锡科院“党建联盟”的发展壮大,同样起源于“区校一体”的办学理念。对于无锡科院来说,利用学校优质的党建资源服务于区域内的企业和地方,也是“区校一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服务于高新区企业起步,无锡科院“政产学研社党建联盟”不断创新机制,将党建资源输出和党建平台育人有机结合,目前,该联盟已经有了40余家会员单位。其影响范围已经辐射到高新区以外,与无锡市行政审批局、无锡市车管所等市级单位结成了党建联盟。随着联盟的不断扩容,无锡科院得以与联盟单位共享越来越丰富的党建资源,让学校独特的育人模式通过党建联盟这个平台不断发展完善。

  在今年4月12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1个月后,为贯彻会议“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深化“区校一体化”发展,无锡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于5月15日召开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理事会,研究高新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在会议上,立足原有党建联盟及共建合作的基础,无锡科院与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六大街道成立校地合作委员会,通过与街道进行战略合作,以实习、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形式,将街道和社区变为学生们的校外课堂,形成校地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推动学校育人成果的转化及落地见效。

  这场理事会会议,不仅见证了无锡科院与地方和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深入,也意味着“区校一体”的办学模式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发挥政府之力,尽显区域优势

  有高新区的强劲力量作奠基,是无锡科院高职教育建设之路得以在平稳行进中不断开拓的前提。18年来,高新区始终是无锡科院探索前行的坚强后盾。无锡是我国制造业重镇,而高新区又是无锡产业集聚度最高、大型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为了给区域内的企业更精准地输送大量合格的产业人才,让人才培养跟上企业前行的步伐,高新区全力支持无锡科院的办学创新,为无锡科院整合办学所需的一切资源,提供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更甘为无锡科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桥梁。正如无锡科院党委书记张国华所说,“放眼全国,高新区办职业学校的不少,但像无锡高新区这样不遗余力、一以贯之地对无锡科院提供全方位的办学支持,可以说非常少见。这样的支持,真正体现了‘区校一体’的办学思路,也是我们努力前行最大的底气。”

  正是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高新区的各个部门和街道相继成为无锡科院的校地合作伙伴,今年3月,鸿山街道与无锡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去年12月,无锡高新区党工委(新吴区委)宣传部与无锡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共建协议,打造一“馆”、一“校”、两“中心”、两“学院”、三“基地”九个共建项目,充分集聚学校优秀人才和资源,实现校地优势互补,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地深入合作……校企合作方面,在政府的牵头下,高新区的重点企业先后与无锡科院成为共建合作伙伴,光是企业内专家在无锡科院担任“产业教授”的,就已接近百人。

  为了在机制上更好地支持办学,高新区党政主要领导兼任无锡科院理事会理事长,相关部委办局一把手担任理事。同时,政府还牵头成立了无锡科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校地合作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校校合作委员会,搭建了区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平台,形成了政产学研为一体的教育联盟,让无锡科院能够在“政产学研社”深度融合的办学之路上不断创新前行。

标签:无锡;高新区;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