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春风化雨润桃李,校地携手育新人。4月19日,苏州工业园区澜溪社区团支部与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联合开启“雷锋精神进社区,红色故事永传承”星火小课堂系列活动,以“红色文化+非遗实践”体验为核心,进行为期七周教育系列课程,为青少年打造别开生面的文化学习新方式。
团队亮相:青年镜头记录时代声音
开营仪式上,“星火寻迹,传忆留音”实践团通过视频,展示多年来对退役军人、非遗传承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等群体的口述史的记录成果。
镜头中,苏绣传承人张秋英奶奶的指尖技艺、退役军人陈健的创业故事、剪纸艺术家张鸿飞的军营岁月片段逐一呈现,让现场青少年直观感受到不同时代人物的精神力量。据负责人介绍,团队已采集长三角地区200余位传承者口述影像,建成较大规模的“红色记忆数据库”,将为课程提供丰富资源。
非遗体验:漆染书签趣味传承
活动现场,老师讲述非遗漆染工艺历史,传授“冬加桐油夏添胶”的调制要点,并示范书签制作流程:滴漆、勾勒纹路、浸染、风干……孩子们在志愿者协助下体验古法漆染书签制作。
当色彩斑斓的大漆在水面晕开,孩子们兴致勃勃,举起手中的书签跃跃欲试。小朋友桐桐在书签上点染出花朵的轮廓后兴奋地说:“非遗一点也不古板,太有趣了!” 最终,一枚枚各具特色的创意书签从孩子们的手中诞生,成为活动的珍贵纪念。
薪火相传:多元课程培育新人
接下来七周,志愿者将以“人物故事讲述 + 互动体验”形式,带青少年领略苏绣缂丝、胜浦山歌等传统文化魅力,聆听退役军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感人故事。系列课程最终会设置“心愿墙”和成果展示环节,让青少年从倾听者转变为讲述者,增强参与感与获得感。
此次星火小课堂系列活动,是校地合作的有益探索,将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结合,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传承种子,助力社区文化建设。(汤潇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