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塑脊梁 病房内外暖桑榆
2025-04-10 16:4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顾懿文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周主任,这十六个字,字字都是我们全家的心里话!”3月的一个清晨,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妇科病区,患者家属杨先生将一面烫金锦旗郑重交到该院外科主任周大男手中。红绸上“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热情护理精心”的鎏金大字,在晨光中折射出医患间特有的温情光芒。

  半月前,67岁的顾阿姨因腰背剧痛被家人搀扶进外科诊室。此前她已忍受持续一周的钻心疼痛,连最基础的翻身都成了奢望。“在家里时老婆疼得直冒冷汗,止痛药完全不管用。”回忆起此前的情景,杨先生仍心有余悸。

  无影灯下的“生命协奏曲”

  经CT检查,患者第4腰椎呈现压缩性骨折,报告上触目惊心的检查结果让患者及家属瞬间揪心,随之而来的是对手术创伤、术后恢复等问题的担忧。

  经过与顾阿姨及家属充分沟通,顾阿姨决定接受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微创手术治疗,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后的顾阿姨,次日即可在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经系统康复指导及对症治疗,脊柱功能逐步恢复,术后第五天顺利出院。

  病房里的“特殊服务”

  术后护理团队创造性地将中医适宜技术融入康复计划,护士长顾晓群带领团队针对顾阿姨的病情个性化制定康复护理。“她们比女儿还贴心!”令顾阿姨感动的是,护士们将术后康复注意事项自发录制在顾阿姨的手机中,甚至贴心的编成吴语发音,术后恢复良好的顾阿姨还成了病区里的“康复宣传员”,为同病房的患者进行宣教。

  在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墙上,一面面锦旗悄然串起时光的故事。这些褪色的绸布与崭新的勋章相互映照,见证着基层医疗工作者以仁心为针、以技术为线,在方寸之间织就的生命锦缎。“技术落地不是终点,而是温暖守护的新起点。”周大男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发病率逐年增高,面对这道基层医疗的时代必答题,中心以新技术破局,通过“技术下沉双轨制”,即三甲医院骨科专家定期坐诊和医院骨干医生选派至三甲医院跟台实训的方式,让“家门口做微创”从愿景变为现实。(顾懿文)

标签:无影灯;协奏曲;阿姨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