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一座跨越2000余公里的精神桥梁 苏州大学“照护银行”绘就养老幸福画卷
2025-04-04 08:1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邢淑敏 高媛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4月2日,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携手大庆市第二福利院,举办“南北翰林苑”云中悦老读书营活动。

  苏大护理学院志愿者团队通过诗歌朗诵、线上祭奠等形式缅怀英烈,为大庆逾200名长者提供精神陪伴,志愿者手持《照护日志》,详细记录每位老人的情绪变化与需求偏好,展现出“善关怀”的护理素养。

  南北文化在云端交织,志愿者的古筝独奏《战台风》与老人即兴吟唱的民谣相呼应。活动现场,低龄老人志愿者为高龄长者表演古筝弹奏、诗朗诵等,这温情的场景,生动印证了“照护银行”中“爱心之泉永不枯竭”的理念。

  此次活动打破了地域限制,成功搭建起一座跨越2000余公里的精神桥梁,紧密联结了苏州大学的医护专业力量与大庆的在地资源,是苏大护理学院“照护银行”公益项目在跨地域合作中的创新实践。

  “养老是充满情怀的温暖事业,需要年轻人注入活力”,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院长、教授李惠玲表示,“‘照护银行’不仅为失能老人提供精细化服务,更成为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当前,我国养老行业面临专业照护人员短缺、服务供需失衡等难题,苏州大学医学院老年护理研究团队创新提出“照护银行”模式,通过整合专业医护力量与社会志愿者资源,构建多元化照护银行体系。

  大庆市第二福利院院长杜祥波感慨:“学生们的陪伴让老人打开心扉,许多沉默许久的长者都能主动参与互动。”

  “在与油田老人的交流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专业护理的温度不仅在于守护生命尊严,更在于传承精神血脉。”护理学院研究生徐丹作为“照护银行”项目学生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参与“照护银行”项目的学生志愿者每年达百余人次,该项目不仅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医疗护理,还依托“惠护币”激励机制,吸引在校医护学生、社会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形成“专职+兼职”的可持续服务队伍。邢淑敏 高媛

标签:护理;苏州大学;医学院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