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随着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一系列如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队伍日益壮大。他们步履匆匆、使命必达,他们是城市发展、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是美好生活、幸福城市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来源广泛,流动性强,联系面广,也是党建工作中的重点关心对象,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时代广场北社区结合楼宇党建,深化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擦亮民生温暖底色,把新就业群体团结在“云端”,为“魅力金鸡湖”发展凝心聚力。
阵地启用,服务暖“新”
把“最活跃的地带”打造成“最坚强的阵地”。时代广场北社区党支部充分结合辖区商圈楼宇企业聚集、新兴群体兴起之势,聚“新”向党,因地制宜地建设“星”阵地,精心设计建造“群新驿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兼顾实用性与便利性的服务阵地,打造成助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的“红色加油站”。
时代广场北社区辖区内的首个“群新驿站”于12月20日在协鑫广场启用,将阵地设在商圈最繁华地带,能让“小哥们”落脚更方便,变“漂泊感”为“归属感”。“星”阵地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设置了休息区域,提供饮水、小憩、充电等微服务,努力实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冷可取暖、热可乘凉、累可歇脚、饿可充饥,努力解决其“急难愁盼”问题。
冬送温暖,志愿贴“新”
一句问候、一片真心、一份牵挂,时代广场北社区党支部在这寒冷的冬季,积极组织爱心集市,红色管家志愿者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送去暖心慰问,让严寒的冬日持续“增温”。现场,社区党支部为辖区内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分发了保暖爱心包以及奶茶、点心等暖冬物资,并且为新就业群体劳动者们提供了公益诊疗、推拿按摩、爱心理发、法律咨询等服务,与小哥们拉家常、问冷暖、听心声,叮嘱他们在保证准时送餐的同时也要确保自身安全,注重防寒保暖。
寒风习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无论刮风下雨仍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居民提供服务、送去便利。在收到“暖冬礼包”和慰问关怀后,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表示,非常感谢党组织的关心关爱,党组织的爱心物资不仅暖和了身体,更真正暖到了心间,他们今后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真心真情,时代广场北社区努力做好向“新”实事、送上暖“新”关怀,汇聚向上力量。
安全宣教,治理凝“新”
“归属感”激发“参与感”,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是社区基层治理的“情报员”,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人员愿意为基层治理、城市建设出把力。
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院、直接接触群众的特点,时代广场北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创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等,及时将背街小巷、小区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治安维稳等小问题及时反馈到社区。同时,引导骑手们“顺口宣”,在送餐送件的时候也将反诈普法、垃圾分类、消防安全等宣传资料、温馨提示送达给居民,充分发挥新业态从业人员“流动哨兵”“移动网格员”和“红色管家志愿者”的作用。
多彩活动,产业联“新”
时代广场北社区党支部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内在需求和实际困难,主动关爱关心,提供贴心服务,点燃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新新之火”,释放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青春”能量。
通过“七一沐党恩 ‘新’心绘红心”主题红色绘画快闪、“党建聚合力 运动燃青春”主题楼宇运动会、“融新聚力 安全联盟”红色集市等活动,凝聚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一起“学”精神,“做”实事,参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基层治理各流程环节,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延伸组织覆盖度、树立红色“新”导向进行了有效探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午间一小时”“移动健康微驿站”“相约星期三”等为民服务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各项活动,在健康义诊、子女关爱、节日慰问、应急培训等方面开展系列贴“新”行动,切实解决“新群体”的“新需求”,激发“新活力”。
史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