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相城区渭塘镇渭北村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全员发动、全民参与,注重示范引领,坚持常态长效,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党建引领,压实压细责任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渭北村积极探索实践“支部下沉”小村化治理模式,依托网格化工作机制,同时运用辖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充分发挥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渭北村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村党委统一部署,把支部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线,不断夯实“小支部微治理”模式,压紧压实各支部责任。实行网格化巡查工作机制,村党委书记和各支部书记带头,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承包相应的小村片区,分片包干,细化任务,针对现场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直接整治,不能当场解决的,一同协商整治解决方案。对于发现的“陈年痼疾”和卫生死角等重难点问题,配强整治力量,集中清理落实整改。“行有方向,做有内容”,确保整治范围全覆盖,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常态长效管理,最大化发挥小村化治理模式的优势。
锚定目标,坚持问题导向
村两委一直将提升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工作目标。认真总结每次检查反馈的扣分点及日常巡查的问题点,充分发挥源头治理的关键性作用,坚持从源头化解易反复的问题,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理清问题清单,分解整治任务,明确整治时限。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铆足劲、一起干,对村民房前屋后乱堆放、电线杆乱拉乱挂、暴露垃圾等反复问题、难点问题重点集中攻坚、逐一销号,加速补齐短板,着实减少反弹现象,全力做到“干有成效”,确保整治成果得到持续巩固。
整合资源,提升治理成效
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日常保洁工作,提高管护队伍的服务水平,确保各自然村的垃圾日产日清。同时,村干部和网格员、人大代表充当“多面手”,组建“施工队”,对村民诉求的窨井盖损坏、生活污水管道外露、村道坑洼等问题及时进行修补。另一方面,吸纳整合各类治理资源,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做到互推互进,增大效应。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海棠先锋等项目有机结合,着力解决一些历史遗留侵占问题等,不断完善各村基础设施建设;与“331”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常态化对全村出租户和企业进行排查和整治,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水平。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过程,渭北村将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支部下沉”优势,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渭北模式”,不断健全长效运行机制,持续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力争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大战略”。
(相渭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