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路青春前行,苏州市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青雁”主题实践调研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开展寻访革命老兵的主题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寻访到曾经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革命军人路长太一家四代从军的红色故事。
保家卫国的第一代——不忘抗战初心的老革命
路长太,是路家扛起钢枪、保家卫国的第一代。1937年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多场战斗,足迹遍布整个华东战场,后因在济南战役中身负重伤,转业回到地方政府。在对路长太孙女采访中,了解到转业后爷爷经常将自家粮票接济给穷苦的乡亲们。在这位老革命前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抗战老兵英勇顽强、无我无私的英雄本色。
第二代传承人——老山战役,传承抗战精神
路志军,于1986年10月份参军入伍,服役于武警山东总队驻山东省政府警卫部队。在部队,始终牢记自己是革命老兵的后代,曾参加过老山战役,作战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得到过两次嘉奖,树立了红色后代的好榜样。
第三代传承人——默默无闻奉献,坚持驻疆卫国稳定民心
路刚,中共党员,受到家族两代抗战精神的影响,于1995年参军,服役于新疆军区,在路刚的军旅生涯中,没有特别光鲜的事迹、显著功勋,但他传承的革命抗战精神刻在骨子里、融在血脉中。退役后回到农村,创办退役军人服务企业,他为人正直、工作刻苦勤勉。
第四代传承人——身体力行,探索抗战精神新时代内涵
路达,苏州市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十八岁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七十三集团军。他始终以一个抗战老兵后代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一次参加侦察营比武考核,因表现突出,被连队表彰为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
四代人的薪火相传,不同的年代却有着相同的情怀,他们用实际行动阐释着忠诚与信仰,用奉献与坚守诠释了军人的使命担当。
本次主题实践调研活动是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红色专项“青雁”主题实践调研团的实践内容。通过走访了长沙湘潭烈士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地,对家族成员、相关历史背景纪念馆、实践宣讲团成员、苏州高校学生等进行人物专访,以此激发广大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