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家住相城区北桥的吴女士手上和脚上开始冒出一粒一粒的小水泡,看见就想挤一挤,痒起来更是受不了,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她赶忙来到了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皮肤科,一查竟是“汗疱疹”。
经过该院皮肤科谭剑虹副主任医师详细问诊了解,吴女士是一名行政工作人员,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也不太规律,并且有多年的慢性胃肠炎。谭剑虹表示,“汗疱疹”的形成原因较多,金属过敏,真菌感染,湿热环境,精神因素,胃肠道功能缭乱等都可能引发。根据病情,谭剑虹为吴女士开具了处方药物,同时叮嘱吴女士规律生活,适度锻炼身体。目前吴女士的症状已减轻。
谭剑虹介绍,“汗疱疹”又称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对称发生在手和(或)脚的水疱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表皮深处的小水疱,略高出皮肤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烧灼感,水疱一般为针尖至米粒大小,内含有清澈浆液,发亮,偶尔可变为浑浊,位于皮肤深处。严重者水疱可融合成大疱。常每年定期复发,一般春末夏初发病,夏季加重,入冬自愈。预后良好,但治疗好转后仍可能反复发作。
“汗疱疹患者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洗衣粉、肥皂、洗洁精等,减少对皮肤的刺激。”谭剑虹提醒,除此之外对于手汗多,工作环境潮湿的汗疱疹患者,应保持手部干燥。对于出现皮屑的患者,每次洗手后,可以擦一些成分简单的保湿霜。瘙痒明显的患者需尽快去医院检查,建议挂皮肤科,遵医嘱。姚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