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吴越春秋》交响音乐会亮相上海
2022-11-15 12:4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徐馨儿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11月14日晚,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吴越春秋》交响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奏响。作为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指导,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的“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演艺大世界·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重要演出项目之一,本场演出也是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继前一晚《炎黄风情》后举办的第二场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执棒,著名二胡演奏家、乐团艺术指导朱昌耀携乐团青年演奏家倾情演绎。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专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数字音乐厅、视频号、bilibili及喜马拉雅等多个网络平台进行同步线上直播。

  一曲欢快的《节日序曲》拉开了演出序幕,该曲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作曲家代表人物朱践耳的代表作,以此纪念其百年诞辰;随后,一曲赵季平创作的《古槐寻根》营造了游子背井离乡、眷恋思乡、欢乐返乡的场景,体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永远根连根、心连心的深刻立意;紧接着,朱昌耀领衔带来刘文金创作的二胡巨作《长城随想》,着力表现了长城内外的气象万千,带领观众回望民族深远历史,汲取前行的信心力量。“《长城随想》是我国第一首二胡协奏曲,今年是它在上海之春音乐节首演40周年,我们此次也特意选择它献给上海观众。”朱昌耀说。

  下半场,乐团带来了两首委约原创作品。姜莹创作的《艰难与辉煌》书写民族英雄的奋斗史诗,讴歌了新时代的辉煌成就,入选2020-2021年“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压轴曲目、由李滨扬创作的中国管弦乐《吴越春秋》带来恢弘而壮美的交响乐华章,“吴越争霸、卧薪尝胆、越女之剑、干戈再起、壮哉江南”五个乐章不间断地连续演奏,将“越王勾践破吴归”的音乐史诗淋漓尽致地演绎,张弛有度、刚柔并济的民族管弦之声,完整再现了吴越争霸的风云变幻和历史进程,为整场音乐会圆满拉下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11月恰逢乐团建团五周年。14日下午,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上海媒体介绍了此次参加展演的详细情况,并对乐团建团五年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评委会副主任吴孝明、中心总裁李明、中心副总裁唐颖琪,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艺术指导朱昌耀、负责人成从武等相关领导及乐团青年演奏家代表参加了发布会。

  唐颖琪以“震撼”“完美”形容乐团的呈现。会上,吴孝明、李明代表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向彭家鹏颁发了参演纪念牌。

  成从武说,五年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立足苏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杭州、苏州等城乡,以及美国、俄罗斯等12国22城市演出大中型音乐会606场。乐团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国唯一入围的民族乐团。乐团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彭家鹏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音乐文化成就奖”,成为首个获得此奖项的中国乐团和音乐家。随后,他提起了乐团的“上海情结”:“苏州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同属于江南文化与吴文化圈。同时,上海是中国交响乐的发源地之一,是文化之都与创新之都。每年带着新的作品来上海演出,是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给自己的一份‘考卷’,建团以来,乐团每年在上海举办3-4场音乐会,上海已成为乐团在苏州之外演出最多的城市,我们希望以实际行动融入长三角发展大局,为区域文化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彭家鹏表示,“我们希望借本次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平台,将乐团这五年来所秉持的艺术创新理念与积累的艺术建设成果进行展示,希望上海业界、观众及媒体多提宝贵意见,以激励乐团未来更好地创新与发展,更好地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再作贡献!”徐馨儿

标签:民族管弦乐团;苏州;乐团
责编:陈衍晖